第3部分(第4/4 頁)
兒子是一家外資企業的中方主管後,立即說她兒子的身份證價錢更高,能出到200元,袁嬸一聽這樣的好事,於是,讓“鄰居”等等,馬上回家把兒子的身份證拿來。不到一刻鐘,袁嬸賺了300元錢,她樂滋滋的。
讓袁嬸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他兒子突然收到銀行的催繳通知單,通知單上寫明:她兒子在各大商場刷卡消費2萬元,並提取了現金5萬元。“我很少逛大商場,更別說買東西了。”看著通知單上的數額,袁嬸的兒子倒吸一口冷氣。幾乎同時,袁嬸的老伴從老家打來電話說接到銀行的催繳通知單,說袁嬸欠款1萬元。 。。
警惕申請信用卡時的陷阱(2)
在多方調查下,原來是有人用她們的身份證辦理了信用卡,袁嬸想到自己賣身份證的事,告訴了兒子,袁嬸的兒子立時幾乎暈倒。
專家提醒:目前,還沒有一種有效的方法來制止冒辦信用卡現象的發生,只有靠市民們對自己身份證的小心保管,及銀行工作人員在進行信用卡辦理時,認真核查申辦人的資料。所以切勿輕易將自己的身份證交給不認識的人;以免走進陷阱,招致利益受損。如果,由於不慎遺失身份證,在報紙上進行申明,在法津上是有效的。但也有一個矛盾點,銀行的工作人員不可能每天到報紙上查詢,他們的工作與報紙上的“遺失申明”是脫節的。但銀行在辦理信用卡時,有一個核查的過程。透過對戶主的單位、身份、收入、家庭地址的查詢,核對其是否具備資格進行信用卡申請。如果銀行進行了嚴格的審查,一旦持證人與身份證上的資料有出入,銀行就一定能發現問題。可是,像前面所述,在大街上草草辦理信用卡的現象,就不可能顧及許多,這種方式,會使不法份子乘機鑽營,也造成信用卡辦理混亂。
陷阱二: 人情面子換來累贅卡
江贛是一個縣級政府部門的公務員,他以前在銀行工作過,他家還有三個親戚在不同的銀行工作。為幫助親戚們完成信用卡發行任務,他義不容辭的辦理了三家銀行的信用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