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頁)
于成龍不善於經濟,還在那裡低頭咀嚼凌嘯的一些道道,將他想通了一些,抬起頭來,卻猛然發現,不知道何時開始,這大帳裡面,只是剩下了凌嘯和施世綸了。不知道怎麼回事的這位總督莫名其妙,“施大人。人,剛才這些人呢?”
施世綸卻不理會於他,對這凌嘯假裝哀嘆道。“侯爺、你看這些伍丘八,一聽到可以入股,跑得比猴子還快,可惜老施文弱書生,請貧若洗。跑得又慢,不然我也要馬上回去拿錢入股。”
凌嘯真誠道,“施撫出自靖海侯府,要說你請廉,我絕對相信,可要說你請貧。凌嘯決計不信。你不過是存了不與民爭利的想頭罷了。凌嘯就很佩服你這一點。”他對於施世綸還是頗為欽佩的。“施撫。凌可能在武昌還要盤衡一段時間,以後差事上面有什麼事情,還望你多多照應啊,我年紀輕。官場迷茫,少經搓磨,行事難免會有疏忽,倘有不周之處。好需要你大人大量,從旁指點一下。不然。到了京城。我可是要向我容若大哥說道你的不是了。”
施世綸見他這般坦蕩,也真摯道,“侯爺名動京華,才特冠絕,說來倒是我受益頗多,今後差事上,咱們互話互戒,只要能夠厘請這湖北的一片青天,世綸決不後縮。不過。竊以為這次的香胰子一事,侯爺是給皇上上一道日後請獻貢品的摺子。這樣,侯爺進退將更加自如啊!”
凌嘯連忙拜謝,施世綸的建議很好,不過凌嘯早已經上了密摺,人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這種拍馬屁的事情,他向來是想在前頭的。看到于成龍又在那裡瞪眼氣悶,凌嘯也奉承了他兩句,援和了一下關係。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個道理凌嘯還是懂得的。
懂得這個道理的遠遠不止是凌嘯,三天後的乾清宮裡,盤算心思的人實在不少,拿出這個道理來說服自己的人,也不少。
康熙剛剛親口將官辦紡紗的差事交給太子去做了,眾皇子和大臣心裡都不是滋味。在群臣的心裡。太子是個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人,想要從他手裡分的星點好處,無異於與虎謀皮。皇子們則是鬱悶無比。太子的財勢被凌嘯的彩票壓得暴跌,現在卻又有了翻身機會,顯然是皇阿瑪在玩平衡遊戲。
唯有老八看看裝作無動於衷的老四,心道,“四哥,你也別慌神,現在你我有共同的敵人,這次太子的紡紗差事,我保他折戟沉沙!”
第一百一十二章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臣工和皇子們紛紛向太子表態支將他大辦紡紗,太子則是一個勁地謝謝康熙的信任,表示要全力辦好這件差事,不辜負皇阿瑪和天下臣民的期望。
回到毓慶宮,太子顯得十分高興,長史朱天保見到他愉悅,正要奉承一番,只見新任太子太傅的王晱從書房出來,陰沉的表情顯示他十分憂煩。太子見到他,興奮道,“王師傅,您知道嗎,今日聖上正式將官辦紡紗業務交由我主辦,已經撥款一百萬兩戶部專款,按照魏東亭大人的方案,編制衙門置辦工械招募工匠,摸擬江寧織造的形式開辦紡紗局,我等了多年,終於有了一次在皇阿瑪處露臉的好機會了。”
王晱卻不似太子和朱天保一般的興奮,擰著眉頭在那裡思量。他雖是昨天才新任太子師傅,但是長期擔任宗學師職。對皇子們的明爭暗鬥知之甚詳,太子並不是蠢笨之人,可是這兩三年來的差事總辦不好。究其原因。太子的差事總是無疾而終。就在於他有太多的掣肘了。阿哥們和他們的黨羽經常暗中使絆太子。這次官辦紡紗的差事。其實他王晱是贊成太子爭槍的。並不是因為這差事不重要,而是困為太重要了。重要到一旦辦砸,太子在康熙心目裡的地位將會受到致命的威脅。無奈昨天自己新來乍到。太子對自己的話充耳不聞。自己也無法把話說透。現在到了米已成炊的地步。他冉也顧不得忌諱了。
沉吟半晌,他謹慎地選擇措辭,嘆道,“太子,兇險就在眼前,奈何您就看不出來?”太子兩人的愕然裡,他繼續道,“唐太宗李世民曾道。天子之難。在於以一人之心敵萬人之謀。太子爺是大清儲君。環境也相差無幾。一個不好,就會為人所乘。朝中兗兗諸公。皇家煌蝗天胄,究竟有幾人是真心希望您辦好這件差事的?官辦紡紗,涉及民生凋旺,農事興衰。倘使無好的結果。皇上怕是……
經過凌嘯的彩票搓磨。太子已經成熟了許多。王晱的提醒無異於當頭一棒。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幾天夢寐以求才得到的差事,卻是一雙刃劍。成了。固然地位牢固,敗了。則可能萬劫不復!
“王師侍。您是說這差事怕是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