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的話而已,投資者是聽不見真話的。
另類角度看專家解盤
平常偶爾我也會轉檯看看這些投顧分析節目,收穫也不少。但是我是從另類的角度看這些“專家老師”解盤,做為自己買賣股票的參考指標。比方說如果他們推薦的股票正值低檔,倒可以聽聽看,但是如果是已經漲了一段的股票,還在那邊“喊燒”,投資朋友可就要小心了。
像是有一回我買了××股票,隔幾天聽見電視節目中一位專門幫某某大戶鋪股票的老師,正在大肆吹捧看漲這支股票。我的第一個反應可不是“賺到了”而是趕緊找機會先賣掉再說。因為這代表幕後不知名的主力可能已經買了,所以現在正對著全國觀眾拉抬股價,準備伺機出脫。所以我寧可先賣掉,少賺一點,至少比賠錢好。果然,沒多久就看它的股價開始一路下滑,我心想,真險!這也算是看這種解盤節目的另一種收穫吧!
坐在電視機前面的你,記得留心觀察,對於這些高談闊論的投資顧問老師,聽其言觀其行,才能為自己的荷包把關。
。。
佈局未來的人脈網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想到以後的發展情況,人脈的佈局經營也是如此。5年甚至10年之後需要什麼型別的人脈,現在就要開始佈局。時間夠久,與這群朋友的交情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投資市場其實就是許多不同訊息竄流的通路,所以在談投資趨勢之前,我想先提一下人脈佈局的重要。因為當我們與人群接觸的同時,自然就能夠進一步掌握資訊,並且從不同的物件身上學習投資的準則。比方說,我吸收別人的投資經驗,也把自己的投資看法和別人分享,然後驗證,建立更清楚的投資邏輯。許多做投資研究的人每天都只是待在辦公室裡面看報告,我認為這樣的投資研究方法需要修正。
經營人脈貴在用心
不過話說回來,結識成功或是有經驗的前輩對自己的幫助很大,但是眼睛也不能只往上看,有些人老是嫌別人不夠格當朋友,但是等哪一天人家爬上枝頭了,才去攀緣附貴,那就來不及啦!人脈經營就是交朋友,但求問心無愧。有時候不要自己把問題攬在身上,像是拜訪客戶碰到冷言冷語的軟釘子時,不要以為對方不喜歡你,我會安慰自己說,對方可能今天心情不好,早上出門塞車或是掛心女兒生病等等。
經營人脈貴在用心,不要抱著急於求成的期待,而是慢慢地澆水灌溉,等到花季來了,自然有機會開花結果。交朋友不能太功利,看見別人成功就極盡討好之能事,哪一天人家失意時就趕緊一腳踢開不理不睬。多年前,我曾經認識一位知名半導體出身的前輩,第一次見面時他從頭到尾連正眼都沒有瞧我一眼,聽完報告之後,只問了一句“你什麼學校畢業的”,才開始認真與我交換意見;後來因為業務的往來,彼此才建立了一些交情,但是彼此真正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卻是等到他在公司的行情轉黑,因故被打入冷宮的時候。當我知道他從財務長變成稽核,原本過去拜訪要預約的盛況不再,我還是把他視為一位可敬的前輩,每隔3個月就專程拜訪談科技趨勢,有感於這份相惜的情誼,他也敞開心胸知無不言,讓我收穫很大。所以我認為人在不得意的時候最需要朋友,對得志的人只需要維持基本的問候,但是對於失意的朋友反而要給予更多的關心。
累積自己的實力也是建立人脈的管道
因為大學時代主修經濟學,所以養成我凡事喜歡觀察未來趨勢的習慣,不管是做任何事情都會想到以後的發展情況,自然對於人脈的佈局經營也是如此。在我的想法裡,5年甚至10年之後需要什麼型別的人脈,現在就要開始佈局。時間夠久,與這群朋友的交情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但是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為人脈定調的責任是操之在己。除了要清楚自己的優勢,瞭解自己未來要走的路之外,也要努力鞭策自己有所長進。否則自己要是「不才」,怎麼能夠要求別人和自己保持情誼呢?
打個比方說,這幾年臺灣打高爾夫球的風氣日盛,年齡比例也逐年下降,似乎意味著更多年輕人深知商場經營人脈的重要。對於這樣的“趨勢”,我倒也不以為然。及早了解人脈的重要是一件好事,但是年輕人身段低,熱心待人自然就能廣結善緣,不一定要靠打高爾夫球。更要緊的是,人脈的基礎還是必須迴歸到專業,累積自己的實力也是建立人脈的管道,否則“話不投機半句多”,一心想著要結識人脈,反而會弄巧成拙。
人脈的定義,可不是跟某某人吃過一頓飯或是交換過名片就表示跟對方很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