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一語中的!就是這個原因。”顧誠肯定了對方的說法,然後放肆地展望,“那你想過沒有,如果未來的百度可以靠直接哼曲調、而不是打字寫曲名來搜尋音樂,純音樂的推廣不是會比現在容易十倍?一個音樂人,如果可以和網際網路結合起來,做出這樣一個搜尋引擎,豈不比他本人創作一百首名曲更加澤被蒼生?”
論這個領域的見地,便是40年後,普天之下都沒人可以比顧誠更敏銳,何況是吊打如今的原始人呢。
蔣友伯被他的展望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沒想到數年來自己腦中“文化解讀比盲目創作更重要”這個模糊的三觀,就這麼被顧誠徹底解剖了。
那種感覺,就像只會說“左某隻是想著合則力強、分則力弱、故而五嶽劍派該合併”這條寡淡理由的左冷禪,突然聽到嶽不群一番引經據典、大仁大義的贊同時,心中那種莫名狂喜。
簡直想直接納頭便拜啊有木有!
“我這輩子沒徹底服過幾個人。而且認識第一天就能讓我心服口服的,你是第一個。”蔣友伯感慨許久,答應道,“等你租好了地方,我給你設計,不收設計費,只收裝修費。”
蔣友伯說到這兒,才慎重地從夾克前胸的口袋裡抽出一個名片夾,遞了一張給顧誠。
這就算是朋友了。
顧誠雙手接過,看了一眼:橙果工作室,蔣友伯,還有個手機號,很簡潔。
交換完名片,蔣友伯看時間已經不早了,便起身告辭。臨走似乎想起什麼事兒,回頭問顧誠:“你在這邊開經紀公司,招人有困難麼?我還算認識幾個圈子裡的朋友。”
顧誠客氣地說:“我在灣灣這邊的公司,不怎麼開展業務,最多就需要經紀人和星探一類的人,別的都不用。”
蔣友伯很認真的想了想,說:“行,我幾任女朋友都是模特圈裡的,你只要經紀人的話,也只有模特圈裡的了。這幾天有陌生電話記得接一下。你放心,不靠譜的人我不會推薦給你的。”
“那就謝了。”
……
顧誠送走蔣友伯之後,龍家人對他也是刮目相看他們素知蔣友伯是個眼界高傲,自恃才氣的人。顧誠竟然一頓飯一杯茶就和對方交了朋友,這份見識首先就不簡單。
當天顧誠就和表舅協商好,去遞交了註冊經紀公司的申請,租兩間辦公室作為公司的註冊地址。
其實顧誠來之前也想過,談周潔倫的大陸代理約,並不一定非要在灣灣也開一家公司,法律上來說完全是可以直接以他在大陸新註冊的音像電商公司名義來談。只不過那樣的話後續會多很多麻煩,涉及到找國灣辦報備。
更主要的是,2000年的兩岸經貿合作很狹隘,大陸民間人士是不能主動申請商務簽註的,只有灣灣的公司先對大陸人士發出商務考察的邀請函,大陸人才能被動獲得商務籤。
顧誠這次來,是拿探親籤打的擦邊球,但探親籤只有他本人可以用。等這家公司開起來之後,他就可以透過公司給大陸的其他人發邀請函,相當於是左手倒右手,自己邀請自己。
如此一來,將來無論是表姐潘潔穎也好,顧誠在大陸的其他朋友也好,都可以規避法律限制過來談生意。
租好辦公室,顧誠也沒個幫手,便孑然一身去辦公室晃悠了一圈,確認沒問題,便打算發傳真約請阿爾發唱片的人,過幾天談正事兒。
辦公室租在小南門外一樁不起眼的寫字樓,房子一看就是80年代初蓋的,連電梯都沒有。幸好辦公室就在3樓,倒也不怕爬樓梯。
這樣的房子,在灣北市區到處可見,因為資本注意地區拆遷是個很費事兒大麻煩。灣灣經濟起步早,灣北市區80年代就已經徹底完成城市化了。20年後建築技術進步、想重新拆了蓋高樓大廈,地產商也根本掏不起拆遷費。
房間裡的裝修都是前一家公司廢棄留下的,倒也省了顧誠不少事兒。他可以暫時先頂一陣子,等談完周潔倫的生意,再找蔣友伯的工作室重新設計。
不過防盜門禁、安全監控這些,必須馬上換掉,不然不安全。
他想了想,第二天一早給蔣友伯打了個電話:“友伯,你的工作室有沒有合作的裝修公司,做安防的?我不用很正規,只要動作快就行,最好當天就能把活兒幹利索。”
蔣友伯接到電話的時候顯然還在賴床,有點兒變身低血壓魔王的傾向,耐著性子想了會兒,才簡訊發給顧誠一個號碼,是一個。
報完號碼之後,蔣友伯才反應過來,迷迷糊糊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