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通航。
一切準備就緒,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朝開始了開鑿會通河的大會戰。
郭守敬請旨主抓這項重大工程,然而,元世祖不予同意:“全國水事繁重,愛卿不可專事一項工程。”就這樣,領導會通河大會戰的重任落在了禮部尚書張孔孫等人的肩上。
開工那天,郭守敬與禮部尚書張孔孫等人一起,來到安山工地現場。他站到一方高坡上,放眼望去,工地上旌旗獵獵,人聲鼎沸,肩挑車拉的民夫們來往穿梭,熱火朝天。特別是參加會戰的一彪軍卒方陣,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個個生龍活虎,喊著“嗨嗂嗨嗂”沉雄的號子,來回奔走在工地上,速度效率比起他們兩邊的民夫來要高出許多。士卒們的兵戟規整地架在一側,在太陽的照耀下,閃著熠熠光亮。
自上都覲見聖上,被忽必烈命為提舉諸路河渠,負責河流與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務之後的27年來,郭守敬主持過無數個工程,然而,那些工程都不如會通河工程浩大。眼前的場面令這位58歲的著名水利專家激動,令他熱血沸騰。他禁不住甩開大步,只人走下高坡,向正在勞作的民工中間走去。
民夫開到有大官向他們走來,並不停下手中的活,只是舉首衝大官善良地笑笑;郭守敬感激地抱拳在胸,向每一個衝著他笑、滿臉汗水的民夫們友好地送過去,並配以“辛苦!辛苦!”的問候。
一位躬身奮力挖土的年輕民夫露出了腰間繫著的鮮豔的紅帶子,這引起了郭守敬的好奇。
他在他的身邊站住了。
待這位年輕民夫裝滿框,抬起頭來時,郭守敬面帶笑容和藹地問道:“請問,你是哪個州府人氏?叫什麼?”
年輕民夫伸出袖子擦一把臉上的汗答道:“東昌府。叫王金貴。”
郭守敬:“哦,東昌府。開河系著紅帶子,有什麼講究嗎?是你們東昌府的風俗嗎?”
郭守敬這一問,叫王金貴的年輕民夫的臉“唰”地紅了,周圍的民夫停下手中的活,哈哈大笑起來,這爽朗的小聲經風的傳遞,使工地上聞得這笑聲的一大片人都停下手中的活,伸長脖子,迎著笑聲看過來。
與王金貴同府同莊的一位長者告訴郭守敬:“也算不上風俗。王金貴是新郎,月前剛結婚。要上工地了,新娘給他一根紅腰帶,是要拴住新郎的心。”
郭守敬:“是這樣。向你賀喜了!”
正是有千千萬萬個像王金貴這樣的民夫,別妻離家,勠力……,才有大運河,才有各業的興旺發達,沒有他們,朝廷又能做成什麼事呢?
“王金貴。”這個名字深深地烙在了郭守敬
23年後,皇慶元年(1312),已是81歲高齡的郭守敬聞得會通河貫通在即,僅剩下最後臨清境內一方高岡尚未挖通,正在緊張施工,不顧老邁,堅持要到工地看一看:“這是老臣一生經歷的最重要的工程,可能我看不到它的最後貫通,但臣相信它會成功。趁現在還走得動,臣要再去看看。”
都水監郭守敬統帥令使、奏差、濠寨諸官以巡視各處河及閘壩、督導維修的名義來了。來到了臨清。
征服南旺水脊(3)
他喜歡熱火朝天的工地。只有這樣的工地,才會使他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看得到智慧的光輝。一到臨清,他就要人把他送到工地上去。
來到工地,望著攢動的人影,聽著此起彼伏的號子,郭守敬臉上溝壑般的皺紋全都舒展了開來,他笑得是那樣的慈祥,笑得是那樣的發自肺腑。
一位躬身奮力挖土的年輕民夫露出腰間繫著的鮮豔的紅帶子引起了郭守敬的好奇。
他在他的身邊站住了。
待這位年輕民夫裝滿框,抬起頭來時,郭守敬面帶笑容和藹地問道:“請問,你是哪個州府人氏?”
年輕民夫伸出袖子擦一把臉上的汗答道:“東昌府。”
23年前的一幕突然浮現到了郭守敬的腦際:“東昌府?你莫不是王金貴?”
話一出口,郭守敬就後悔了:不可能的。23年過去,王金貴早已進入中年,哪能像眼前的這位民夫這般年輕?
郭守敬這一問,年輕民夫的臉“唰”地紅了,周圍的民夫停下手中的活,哈哈大笑起來,這爽朗的小聲經風的傳遞,使工地上聞得這笑聲的一大片人都停下手中的活,伸長脖子,迎著笑聲看過來。
與年輕民夫同府同莊的另一位民夫笑著告訴郭守敬:“他不是王金貴,他是王金貴的兒子王銀鎖。王銀鎖是新郎,月前剛結婚。要上工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