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鬥。
在這次戰鬥中,賀炳炎的駁殼槍的子彈打完了,就隨手撿起一支日軍丟棄的長槍,用左手一個猛刺,刺死了一名欲逃的日本兵。隨即,他又端槍朝遠去的日軍射擊。
“叭!”子彈打偏了。逃跑的三個日軍扭頭一看,見打槍的竟是個獨臂,以為六隻手對付一個“一把手”還不是輕鬆?於是又端著明晃晃的刺刀,齜牙咧嘴朝他撲來。
日軍想抓活的回去請功。賀炳炎“嘿”地大吼一聲,緊握長槍依然前進,準備迎戰。
“嗨!”一名跟隨著賀炳炎的戰士衝了過來,一個猛勁挑開了敵人的兩把刺刀。老炊事班長舞動著鬼頭大刀也趕過來助戰。11連指導員胡覺三也帶領戰士衝了上來。三下五除二,三名日軍命歸黃泉。
戰鬥正在激烈之時,在黑石頭溝北邊擔任警戒的分隊報告,從廣武方向又開來日軍車隊,也有百多輛車,滿載著向忻口增援的彈藥和士兵,急急駛進黑石頭溝。日軍現已跳車登山,順著西邊的山樑轉到我軍左側,向在公路上出擊的我軍射擊,天上也飛來4架敵機助戰。對我構成極大威脅。
賀炳炎聞訊後,及時調整作戰計劃,立即把部隊重新拉上山。在這個過程中,我軍的傷亡驟然增大,賀炳炎的警衛員被敵人機槍打倒,負了重傷。賀炳炎的胸前也被一顆子彈橫著穿過,把他的皮襖穿了兩個洞。
賀炳炎看到伏擊目的已經達到,戰場形勢急轉直下,遂主動撤出戰鬥。
經過激戰,殲滅日寇300餘人,擊毀敵汽車20多輛。黑石溝裡黑煙滾滾,擊毀的汽車從南北兩頭把路堵死了,日軍南北兩個車隊300來輛車被阻在溝裡,動彈不得。日軍一直收拾到夜晚才撤走,臨走時在黑石頭溝豎了一塊木牌子,寫著“此地殉國67人,過往車輛千萬小心”。
雁門關伏擊戰首戰告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戰爭既鍛鍊了部隊,振奮了民族精神,又用敵人的武器裝備了自己。賀炳炎因此獲得了統一戰線政府的通令嘉獎。海內外報紙也大力宣傳雁門關伏擊戰的戰果,稱之為“雁門關大捷”。
毛主席在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中和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都列舉了包括賀、廖支隊對大同雁門關問敵主要運輸道路的截斷、雁門關的兩次奪回在內的諸多勝仗,說明“八路軍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雁門關伏擊戰,作為120師抗戰之初有代表性的一仗,載入了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光榮史冊。
伏擊戰後,賀炳炎又帶領七八十名八路軍幹部和1個騎兵排,尾隨120師開赴冀中,擴編部隊,組成師遊擊第3支隊。隨即與長征中失去右臂的餘秋裡政委率部開闢大清河畔根據地。兩個“一把手”的部隊,首戰板家窩大獲全勝,敲了日軍一問棍;二戰未佔魁,給了土匪隊伍一記響亮的耳光;三戰柴恩波,平息了獨立2支隊的叛亂……
3支隊頻頻出擊,連戰告捷,很快在大清河地區開啟了局面。附近的一些民眾自衛軍自發參加抗日武裝,紛紛投靠八路軍要求改編。
但有一支隊伍號稱7000人,對改編一事出爾反爾。這支隊伍就是由江東生司令帶領的華北民眾自衛軍。為了使這支農民武裝真正走上抗日道路,賀炳炎對餘秋裡政委說:“我去會一會江東生,他的人馬多,要是改編成了,對抗日很有利。”
“不過,這個江東生自恃人多,價碼要的很高,要當我們的司令員哩!”
“只要他江東生真心實意和我們合作打日本,3支隊司令員的位置就讓給他,我心甘情願給他當副手。”
賀炳炎告別餘秋裡,在聯絡員劉賓陪同下,來到華北民眾自衛軍的駐地。
江東生聽說威震冀中的八路軍3支隊賀司令員到來,趕忙整衣戴帽,出門迎接。不料,一見賀炳炎只握了個空袖筒,賀炳炎略帶歉意地對江東生說:“江司令員,咱們只能握左手,失禮失禮!”
江東生面對賀炳炎,頓生傲慢之意,甚至連投奔八路軍的初衷也要改變。江東生和賀炳炎,一個生得高大,一個長得矮小,一個兩臂健全,一個只有左臂而且還疤傷累累。賀炳炎看出了江東生瞧不起他這個其貌不揚的獨臂人。
賀炳炎沒有生氣,也不著急,只是微笑地先用目光示意劉賓沉住氣,然後悠閒地喝著茶,隨心所欲地談天說地。熱情的態度,幽默的語言,一下子把江東生的心給抓住了。江東生的各路精英,也連連點頭稱是;江東生本人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滿臉的傲氣漸漸地退去……
午宴,江東生拿出陳年老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