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衛員說:“你們年輕人覺多,早點去睡吧。”秘書對他說有些檔案不急,可以明天再處理,他卻說:“當天的工作要當天做完,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情嘛!”
粉碎“四人幫”後,彭紹輝終於鬆下了一口氣,可是身體狀況卻愈加惡化。他抓緊生命的最後時光,加倍工作。醫生再三提醒他不能坐飛機,不能登山,就是睡覺翻身都應該注意。但他仍帶病前往膠東某海島參加業務會議。會後,又看望了駐膠東地區的陸海空軍有關部隊,並深入煙臺、威海、萊陽等地瞭解民兵工作情況,參觀民兵射擊表演,與基層幹部和民兵談心。他還爬到山頂上視察邊防戰士的營房、伙房,和戰士親切交談,問寒問暖,使戰士們深受感動和鼓舞。
1978年4月下旬,一連兩天,妻子發現彭紹輝精神恍惚,似有劇痛,便動員他再去醫院檢查,他搖搖頭說:“你老是讓我去醫院,明天挑選飛行員會議,我還要講話。還有許多工作等著去做。”妻子只好請了門診部醫生來到家裡給他服藥。4月24日,彭紹輝一早起來後,行動遲緩,面色蒼白,妻子再次動員他到醫院去看病,他還是搖頭說:“我不去,下午的會我要講話。”
那天他中午飯吃得很少,下午出席了會議,講了1個小時的話,回到家後對妻子說:“今天我胸背部為什麼這樣劇痛,傷口也痛得厲害。”
只過了一晚上,即4月25日凌晨,彭紹輝因胸部夾層動脈瘤破裂,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傾注了滿腔熱情的革命工作。
沒有遺言,沒有妻子兒女依偎在身邊,彭紹輝將軍就這樣獨自一人去了,像一縷炊煙飄散在明淨深邃的西天邊際。
一野十大虎將傳奇……橫戈馬上——上將楊得志
橫戈馬上——上將楊得志
楊得志湖南醴陵人。1928年參加革命。曾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華北野戰軍第19兵團司令員,一野第19兵團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楊得志提著那支土槍,迅速朝山上跑去,到跟前才看清:班長躺倒
在地,被子彈打穿的腸子流了一地
“叫什麼名字?”
“楊得志。”
“多大啦?”
“十七。”
“家住哪兒?”
“湖南醴陵南陽橋村。”
“哦,家裡還有什麼人呀?”
“有爸爸、姐姐,還有剛才叫楊海堂的就是我哥。”
“行,就留下來當紅軍吧!”
“是!”那個自稱“楊得志”的人,立刻喜上眉梢,高興地跳了起來。
這是楊得志報名參加紅軍時的情景。
楊得志怎麼也忘不掉這一幕情景,也正是從那一刻起開始了他漫長的軍旅生涯。
這是1928年1月。
楊得志是隨他哥哥一起來報名參軍的。在這之前,他和他的哥哥在衡陽修路工地當“挑腳”。也許是從小吃苦經受了鍛鍊,小小的年紀,160多斤的擔子,楊得志應付自如。只是工頭太刁,常常剋扣工錢。楊得志兄弟倆合計了一下,覺得比以前在安源煤礦挑煤還稍強些,便堅持了下來。
現在紅軍來了,路也不修了,他便和哥哥一起投奔紅軍來了。他哥楊海堂先報的名,被分在師屬特務連。
楊得志被留在師部當了一名通訊員。以後才知道,他們投奔的是紅7師,是朱德、陳毅領導湘南起義時建立的一支隊伍。
當了紅軍的楊得志,一切都感到那麼新鮮,他不怕吃苦,幹什麼都很賣力,腦子又很靈亮,幹什麼都乾得很漂亮。
只是有一點,他感到不滿意,他想得到一支槍;在他看來,沒有槍,怎麼能算個兵呢?可是,當通訊員,給他的僅僅是一杆梭鏢,甚至連軍裝也不發,穿的還是原來的破棉襖,蓋的還是帶來的破棉被,惟一能證明和老百姓區別的,就是一個土布做的紅袖章。
楊得志很羨慕那些揹著槍計程車兵,他想:哪一天,我也像他們一樣該多好啊!
他聽人說,只有戰鬥連隊,才能享受到有槍的待遇。
於是,他盼望有一天能被分配到戰鬥連隊。
一天,楊得志接到命令,讓他到師屬特務連去當戰士。剛聽到這個訊息時,他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這樣,他可以領到一支槍了!
楊得志來到了特務連3排7班。7班長熱情地迎了上來:“你是楊得志同志嗎?”
“是的!”楊得志回答。
班長接過楊得志手中的行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