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頁)
粉絲、或者過客的眼前。
沒多久,成山的反饋便隨之而來。
同名小說一寫完,餘賢便找李玲商談拍攝地點與招募演員的地點。在多次探討之後,最終將這兩個地點都定在臺省。
在最主要的電影專案定了個**不離十後,餘賢開始檢驗自己的宣傳效果《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小說書評。
餘賢並沒有立即點進自己釋出書籍的網頁,而是點開了自己的粉絲群。畢竟,比起網路芸芸,一路跟過來一直支援自己的這波人相比之下更值得信賴。
鹹魚府中。
在餘賢點開對話方塊之前,裡面已然炸開了鍋,其話題,也就是罪魁禍首,正是餘賢的新小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文青是種病,得治!結局強行餵食,真的噁心到我了!”
“對,而且最重要的是第一人稱!第一人稱你懂嗎?讀起來渾身難受!就好像潛入作者內心,體會著那種酸溜溜的意淫,嘔……”
“說真的,鹹魚哥不適合寫著玩意兒。鹹魚哥,你還是回來寫網文吧!寫這東西沒前途也沒錢途啊!”
“……”
鹹魚府中,小說黨的評價近乎是一面倒爛!
餘賢看到這,心中瞬間涼了大半截。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作品被這般貶低,怎麼想都心痛不已。
但是,心痛歸心痛。餘賢的最終目的還是電影版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說版只是其宣傳手段、渠道之一,他不能因為差評傷了心而放棄、拒絕瀏覽書評。相反,他要強忍著心中那份痛苦,一條條評論瀏覽下去,只為從中窺探出潛在觀眾們的偏好,並依次在拍攝電影時進行合理的調整。
於是乎,餘賢關掉了qq群視窗,點開了自己的部落格。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沈佳宜’,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柯景騰’。”
“我突然想起同為餘匯出品的《萬萬沒想到》,其中有一句臺詞是:‘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一個教室,兩人相鄰,男生坐在前面,女生坐在後面。一個壞學生,一個好學生,一男一女,青澀的戀情就此展開。多麼熟悉的溫馨而又酸澀的感覺,這不正是我們當年的青蔥歲月嗎?男生是那麼幼稚,想表現自己勇猛,曬肌肉、唱歌、裝深沉……可是,這一些又恰恰表現出男生的幼稚。那是柯景騰的幼稚,也曾是我的幼稚……”
“惡搞與狗血並存,卻讓我讀出來現實的酸楚,喜歡書中那個幼稚的柯景騰,也喜歡陪伴柯景騰好些年日的沈佳宜。最後的點睛之筆簡直絕了,淚腺瞬間潰堤!餘導,你陪我眼淚!希望電影版能夠是圓滿一些的結局,真的,看得好心塞。”
“很少有一本書能讓我看哭了的,這一本做到了。很喜歡結尾這段,柯景騰與沈佳宜依舊是朋友,但是,青春永遠只是青春,帶不走,就讓它留在回憶中吧。”
“……”
與書友群中的聲音截然相反,部落格中的評論近乎是一致好評。這讓餘賢的信心瞬間滿血。當然,他可不是光去看好壞評價的。他是去尋找觀眾的偏好與關注點。
評論中多次提及結尾,所以,餘賢便翻動頁面,品讀起小說的結尾段落。
【“柯景騰,前幾天我打電話問過沈佳儀了,她說合照時可以親新娘耶!”阿和得意洋洋,大夥點頭稱是。】
【“親新娘,可以伸舌頭嗎?啦啦啦啦啦……”我開玩笑,伸出舌頭亂攪空氣。】
【“新郎都不會生氣的話,我們每個人都去親吧!”沒追過沈佳儀的李豐名摩拳擦掌,看著賴彥翔:“你沒親過女生?初吻就獻給沈佳儀好了!”】
【“那我們來猜拳,贏的人親第一個!”廖英宏鼓譟,氣氛又開始熱烈起來。】
【我卻開始神秘地沉默。大家都要親的話,我就絕對不親新娘。】
【我希望,在沈佳儀的心中,我永遠都是最特別的朋友。】
【幼稚的我,想讓沈佳儀永遠都記得,柯景騰是唯一沒有在婚禮親過她的人。我連這麼一點點的特別,都想要小心珍惜。我不只是她生命的一行批註,還是好多好多絕無僅有的畫面。】
故事到這便結束了。前世的原版中,後面還有一長段“我”的後續,以及真本書的由來經過。這些都被餘賢剔除了,和開頭前言一起抹掉了,沒有寫在部落格上。
而前世原版電影中,也差不多是對應小說這段拍出的結尾。
原本餘賢還尋思著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