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 妃嬪受慘禍
恰好張嬪人張金蓮來探望因為太得寵而不得不巴結的曹妃,剛走到宮院的閨門前,就已聽見裡面有呼呼的喘氣聲,異常的急迫。張嬪人不禁有些詫異,她剛走進來就見宮女楊金英等人驚慌地走下榻來,張嬪人愈加疑惑,忙走到榻前一瞧,見世宗的頸子上套了一幅紅羅,緊緊地打著一個死結。張嬪人大驚,立時大叫一聲:“不好!”
外面的宮人內監聞聲紛紛奔了進來,陳皇后聞報,乘了鑾輿飛奔到來,這時的世宗只剩得氣息奄奄,喉間一條系痕深深陷進膚中,約有三四分光景。
陳皇后命太監去請太醫來診治皇帝,太醫按了按世宗的脈息,回說因氣悶太過,血搏膨脹,只要靜養幾天,一到氣息寬舒就可以復原了。然後書了一張藥方,由內監去配製好了,陳皇后親自煎好給世宗喝下。
看看世宗手足展舒,眉目活動,只是因氣息未舒,一時尚不能開口說話,陳皇后料知無礙,就立時升座鳳儀殿,把剛剛入浴還沒等著洗就聞變嚇得跑回來的曹妃召來,平日的一腔醋意從鼻管中直衝到了腦門,陳皇后不由得柳眉倒豎,鳳眼圓睜,用著猛力,將紅羅絲帶擲到曹妃的臉上,厲聲道:“你瞧!你瞧!你居然敢做出這樣大逆之事?”
藉機發洩一下平時的妒意,讓陳皇后非常痛快,卻讓曹妃嚇得更是渾身亂抖,目瞪口呆,半句話也回答不出。多虧了張金蓮見陳皇后要誣曹妃弒主,忙走過來替曹妃辯白說親眼目睹是楊金英所為。
陳皇后一面馬上就令內侍去捕楊金英,一面說:“楊金英是曹妃宮中的侍女,她膽敢弒主,必是皇妃曹喜子的指使。”然後就喝命老宮女給了曹妃五十杖。
嬌嫩的玉膚經不起杖責,早已打得皮裂肉綻,血染羅裳。曹妃哭哭啼啼地,口中只呼著冤枉。此刻的她腦中忽然一閃念:該死的楊金英!可憐的楊金英當初一次次這樣被她慘打,那時楊金英是怎麼樣受過來的,並且是連冤枉也不許喊。
這時楊金英被帶到,她在事發後,一頭撞向柱子,可惜只是暈倒了,就在她全身乏力地掙扎著站起來想辦法死的時候,就已被人抓住了,接下來等待她的就是皇后的酷刑了,楊金英開始咬定牙關,想被打死算了,可是陳皇后非常會打人,能讓她痛不欲生卻又死不成。
於是被折磨得神志不清的楊金英就順著陳皇后問她主謀時,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地胡說著,這話被皇后整理成了王寧嬪三個字。世宗皇帝這太多太多的美女早讓她恨不能全都盡數殺之,於是陳皇后命內監張佐立時將王寧嬪牽至鳳儀殿,也不問青紅皂白,就喝令用宮中私刑拷打。
王寧嬪在莫名其妙的意外中帶哭帶訴地說:“這事賤妾的確是不知情的,皇后娘娘可不能含血噴人啊。”可是陳皇后根本不理睬,只管吩咐宮人把王寧嬪上身的衣服脫去,赤體鞭背,只鞭得王寧嬪滿地上亂滾,口裡抵死不肯招認。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章 藩王之亂(14)
王寧嬪本以為只要熬得住酷刑,就可以證明自己是冤枉的,就可以讓自己免禍於一死。陳皇后巧妙地繞開了冤枉這一要害點,她用冷笑著說的一句話“我曉得你是因為受刑還輕,所以咬定不招”來實現自己的這一目的。說罷這句話,陳皇后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她理直氣壯地命太監們對王寧嬪用大仗。
太監們不敢留情,一頓大杖打得王寧嬪血肉飛濺,“哎呀”一聲,就昏過去了。陳皇后著內監將王寧嬪喚醒,強逼她招供。這時的王寧嬪頭腦清醒了,她知道今天陳皇后是必欲置其於死地,否則決不會罷休,於是知道誣招也是死、反落得一個罵名的王寧嬪就星眸緊闔,索性一聲不吭。
陳皇后連問了幾聲,王寧嬪始終給她一個不答應。惱怒之極的陳皇后竟然親自下座執杖來打,太監們一看討好的方式此時就是用力挺杖齊下,於是雨點般的大仗擊在王寧嬪的嫩膚上,她一口氣回不過來就見了閻王。而直到王寧嬪早就死了,大杖卻仍沒停下。
到一個太監跪稟陳皇后說王寧嬪已經氣絕,陳皇后還不信,她走下座來,親自去驗看,見王寧嬪花容慘白,那玉肌上的鮮血仍在滴個不止,鼻子裡的呼吸果然停止,分明是氣絕多時了,而經過數次杖笞,王寧嬪兩條雪白柔軟讓世宗撫之魂銷的大腿上現在已是碎肉片片,累累不堪,而且筋膜破損,股筋也折了幾條,陳皇后這才聲色不動地對太監們說道:“賤婢既死,就算便宜了她,賜個全屍吧!快把她抬出去。”太監們忙抬了王寧嬪的屍體出宮,草草地收殮了。
陳皇后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