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v章(第2/2 頁)
策想到此處,又想起自己曾探聽的一些訊息,於是屏退了其他的人,只留下他們兩個,方對江四九道:“江將軍,聽說你要去兗州,可有此事?”
江四九如夢初醒,打了一個激靈才道:“是的,孫公子。”
孫策看她有些惶恐,不覺笑道:“可惜廬江雖定,豫州仍陷於戰亂,徐州在今年年初二月之時,曹兵也曾退卻,但到此時,又已重新攻來,目前已連拔五城,所過多屠戮,我看不出數日,陶謙必定難以抵擋,也許就要逃回丹陽。我只怕到時徐州數郡,一旦崩壞,無數樂土,翻為丘墟,你要怎麼獨自越過徐州,前往兗州?”
江四九不敢說自己就是去找曹軍的,她也不願被曹操看見,當即默默無言,睜著兩隻眼,為難地看著孫策。
孫策再問甘寧:“興霸,如今廬江已經攻下,轉瞬即入袁術之手,你此刻又有何打算?”
甘寧道:“公子不是讓我帶著降卒,回到丹陽嗎?”
孫策看了看江四九,再看向甘寧,重新道:“興霸,我是在問你個人的打算。運送降卒一事,我目前不能派身邊的人,免得回去之後惹袁術生疑。眼前唯一可信任的,只有你與江將軍而已。但江將軍身有要事,我也不能強人所難,何況陶謙隨時可能兵敗,江將軍如不趁勢動身,恐怕袁術又會去攻伐徐州,到時候,情況更為複雜,她身為女子,孤身上路不免大為不便。我知道江將軍與你是……是至交,若讓你運送降卒回去,只怕你會放心不下。——如果你的手下當中,有可堪大任你又十分信任的人,那派他去其實也無妨。”
說完,只聽甘寧如釋重負一般,喜道:“孫公子真是體諒人,如此我便另外派心腹送降卒並我五千兵馬回去丹陽,交到周公子手中。”
接著,他望了一眼站在身邊猶自怔怔的江四九,無奈地道:“說句實話,她就算武功再高,也還是一樣叫人擔心。”
孫策戲謔地道:“縱然擔心,但為美人哪怕赴死,卻也甘之若飴,對不對?”
甘寧聽出孫策以為自己對江四九有意,忙道:“不然,是士為知己者死。”
孫策一笑:“知己與否,誰又能完全分清呢?若不把握當下,將來有所懷想之時,也許會悔不當初吧。”
他倒是十分希望,甘寧能與江四九結為連理,這樣不僅能成就一段佳話,而且還能為自己添一個強助。雖說他不知道江四九去兗州要投奔誰,但是女人一旦鍾情,一旦嫁人,首先依靠的總是自己的丈夫。
不管她有多強,最終還是要尋得一處安穩的懷抱。
只不過,他話雖這麼對甘寧說了,但其實連他自己卻毫無經驗,因為在他的心中,擺在第一位的絕非家庭,而是天下大事,所以就更遑論去教導甘寧了。
甘寧卻正色道:“其實何必分清呢?士不但該為知己者死,更該令知己者悅。若知己只願是知己,那麼就不該分清,徒增煩惱。”
孫策頓時大笑。
笑得猶如烈焰大張,令得這大堂之上,除了火把之外,好像突然多出了數千道的光芒。
他好不容易收住笑容,道:“原來你不是分不清,而是不想分清。”
甘寧道:“不,我是不必分清。”
孫策奇道:“為什麼?難道她已經分清了?”
甘寧搖了搖頭:“與此無關,——是我覺得不必多想,人生才會簡單一些。”
孫策搖頭道:“我倒覺得,要是人肯早些分辨清楚,謀定而後動,才不會想得太多,更不會留有遺憾,也許這麼做才會更加簡單。就比如我此次攻打廬江,若不是因為事先已經想通,又怎麼會打得這樣快?如果我沒有想通,心有顧忌,也許戰事會拖得更久,也將有更多的人無辜送命了。”
甘寧道:“攻打廬江一事我也贊同孫公子的做法。但是這兩件事卻不能混為一談。”
他話是這麼說,但心中難免一動:“難道我對小江真的起了那種心思麼?”想到這裡,回頭一看還在圓睜著雙眼,一臉懵懂地看著自己和孫策的江四九,不由得啞然失笑,心頭掠過了一絲不可言說的滋味。
江四九看了看他們兩個,忽然道:“孫公子、甘將軍,你們在說些什麼?為什麼我好像完全聽不懂?”
作者有話要說:於是小九留下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