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侯並起的事情講出來。
他大笑幾聲,掩飾自己的心事,說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個天下以後會如何,又有誰會知道呢?”
卻不想程昱仍舊不放過他,咄咄逼人地問道:“我素聞文昭通曉天時,既然天氣的發展,都能從生活的蛛絲馬跡中推斷出來,那你是否能夠推斷出天下的走向呢?”
陳旭打了一個哈哈,說道:“通曉天時只不過是他人謬讚,再說未來不可估測,誰又敢妄言談論?”
他以前看過一些三國類,有好多主角見到名人,就靠著歷史知識,說出一大堆話,讓謀士、猛將震驚無比,然後納頭便拜,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歷史不可琢磨,一個小小的蝴蝶就可能讓它發生偏差。至少因為陳旭,卜己與王延的人生軌跡已經改變。
即使一些大勢不能改,你就算說了出去,別人也不會相信。須知,一個小小的刺客,可能就會讓未來的梟雄曹操死於非命。
程昱聽到陳旭如此說,才臉色稍緩。
是啊,大勢難改,小事難測。甚至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就能改變歷史。
程昱不再深究所謂的‘天下有變’是什麼,反而問道:“你儲存勢力,遁入山中,就不怕黃巾軍軍心渙散麼?”
須知,王延不退兵的理由,就是他已無退路。這場戰爭,已經賭上了兗州黃巾軍的信仰,以及一切。
搖了搖頭,陳旭說道:“我不是王延,所以我不會這麼像他一樣。”
“黃巾軍遲早要覆滅,信仰也遲早要崩潰,就算能夠攻破東阿,取得一時的勝利,難道他又能夠抵擋皇甫嵩將軍的數萬官兵?”
“信仰沒了,可以再培養,若是連黃巾軍都沒了,就真的是一無所有了。”
程昱定定地看著陳旭,嘆道:“辛虧文昭不是黃巾軍!”
他也不客氣,轉身走進縣衙的辦公地方,就開始處理縣中事物。既然陳旭知道如何對付黃巾軍,他也沒有必要再說什麼。
見程昱去處理縣中公務,陳旭才舒了一口氣,他感覺跟程昱說話非常費力。抹了一把臉上的汗,陳旭走出縣衙。
程昱此事抬頭,盯著陳旭離去的背影,輕聲說道:“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51。第51章 欲擒故縱
漢代的官員,可能有些人沒有真才實學,但是那些名士,絕非浪得虛名之輩。
將陳旭弄得頭昏腦漲的縣中瑣事,在程昱手上,全都被輕輕鬆鬆地解決掉。
因為程昱的存在,剛剛經過戰亂,而有些惶惶不安的縣中百姓,也都平靜下來。
那些想趁著縣中大亂,四處打劫的流氓地痞,也在陳旭的屠刀之下,開始銷聲匿跡。
陳旭站到城牆之上,看著緩緩退去,卻仍舊保持隊形的黃巾軍,不由出聲讚歎:“王君閣真大才也!”
濮陽援兵來到東阿已經三天,這幾天,王延每次都是試探的進攻,並無真正意義上的強攻。
吸取了上次白馬城破的教訓,陳旭一開始就讓信使傳諭各個縣城,讓他們謹守縣城,休得出戰。
陳旭相信,有自己帶來的三千濮陽兵,東阿縣城將堅如磐石。等到黃巾軍糧絕之時,就可以一舉將其擊潰。
黃巾軍既然退去,陳旭就不會繼續待在城牆上。
這幾日,他每當閒暇之時,就會向程昱請教學問。郡中傳聞程昱為人不好相處,但是陳旭與其相交,卻絲毫沒有這種感覺。
陳旭但有所問,程昱絕不藏私,總是盡力回答。
他之所以顯得比較刻板、不近人情,跟他平生所學有些關係。他崇尚法家,為人一絲不苟,所以顯得生性剛戾,日後在曹操帳下也有酷吏之稱,使得外人對他又恨又怕。
奈何漢代以來,儒家獨大,再加上當時律法崩潰,程昱所學不得施展,這就使得他的性格變得有些陰霾。
陳旭與程昱相交,有時候也會渾身上下冷汗淋漓。
他發現程昱膽大包天,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做。縣中但凡有人觸犯律法,他絲毫不講情面,全都依照律法行事,有時甚至比律法懲處得更加嚴厲。
程昱的這種性格,在歷史上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年曹操缺糧,帳下謀士無計可施,程昱挺身而出,為曹操籌集到很多肉乾,使得曹軍渡過了危機。
這些肉乾之中,有一大半都是以人肉製作,可見其為人之狠厲。為了此事,他名聲受損,一生不入三公之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