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 頁)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天下可以說得上是風起雲湧。
去年十二月,董卓為了拉攏其他勢力,任命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
不管是袁紹、袁術,還是曹操,都被董卓封官,極力拉攏過。
但是這些人並不領情,先是袁紹逃到渤海,徵召兵馬,隨時準備作戰。
而後曹操刺殺董卓未遂,逃回陳留,散盡家財,在己吾起兵。
東郡太守橋瑁,更是偽作京師三公的書信給個州郡,陳述董卓的罪惡,號召起兵。
到了今年年初,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馥留鄴,給其軍糧。
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後將軍袁術屯魯陽。
諸侯紛紛響應,推舉袁紹為盟主,準備起兵攻打董卓。
199。第199章 諸侯討董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討董的旗號。
當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楊亦率數千人投靠。
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曹操則屬於張邈軍下。
袁術屯兵魯陽,孫堅從長沙趕往與袁術會合;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與聯軍軍糧。
各群雄都推舉袁紹為盟主,而後袁紹自號車騎將軍,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號。
面對關東軍的勢力,董卓大為震驚。
董卓為了斷絕諸侯,重新讓廢帝劉辯繼位的心思,便讓李儒在癸酉日,鴆殺了廢帝劉辯。
而後又與眾臣議論,要發大軍對抗關東軍,但被鄭泰勸阻。
後來李儒提議遷都到關中的長安,楊彪、黃琬一再勸阻,被董卓在二月乙亥日以因災異免去黃琬、楊彪等的職務。
伍瓊、周毖仍認為不能遷都,董卓便以向敵通訊之罪,而殺死了當初舉薦袁紹、劉岱等升官的周毖與伍瓊等。
但遷都一事並沒有停止,在丁亥日開始,董卓以車駕先送獻帝西遷。
卓又以步兵、騎兵逼徙洛陽數百萬人到長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馬踏死、飢餓而死、遭搶劫而被殺的堆滿道路。
董卓則留在洛陽畢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將他們殺害,沒收財產,死者不計其數。又派呂布掘開先帝帝陵,及公卿以下的冢墓,沒收內裡的珍寶。
最後董卓更是下令,放火燒了洛陽宮廟、官府、居家,洛陽二百里內,建築物全毀,雞犬不留,董卓便留守在洛陽圬附近。
三月乙巳日,獻帝到達長安,因董卓未到,便以王允輔政。而董卓在戊午日,因袁紹起兵而殺了其叔父袁隗、袁基及家人,涉及五十多人,包括嬰孩、婦女。
其實,一開始的董卓試圖拉攏士人,得到他們的支援。但是諸侯討董,卻讓董卓的這種夢想破碎。
拋開投奔曹操的張揚,以及後來投奔袁術的孫堅以外。十一路諸侯,其中袁紹、韓馥、劉岱、孔伷、張邈、曹操等人都被董卓封過官,拉攏過。
但是這些被他拉攏的人,最後都起兵討伐他,董卓又怎能不生氣?
所以暴怒之下的董卓,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四世三公的袁氏一門,盡數誅殺。
可以說,董卓的如此行事,完全將自己推到了世家大族的對立面,再也沒有了緩和的餘地。
董卓雖然遷都逃跑,聯軍仍畏懼董卓軍強盛,所以不願出兵。
只有曹操認為既然起兵討董,就應有所行動。所以便率兵向西,準備進駐成皋,張邈亦派衛茲領兵隨軍。
曹操軍到滎陽汴水時,遇上董卓大將徐榮。雙方交戰,曹軍因兵少不利,曹操更被箭射中,坐騎也受傷。
曹操堂弟曹洪將馬給了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便說:“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
曹洪便讓曹操上馬,自己徒步追從,趁夜逃走。
而徐榮見力戰了一日,酸棗又不容易攻打,便率領兵馬回去。
曹操回到酸棗後,見聯軍雖有十多萬人,但每日都只在設宴聚會,不圖進取,曹操十分不滿。
於是曹操便向他們進計:只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