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5 頁)
剛結婚時那樣拮据。不過,雖然我做推銷賺到一些錢,但只是一個富裕起來的農民而已,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有能被稱得上是事業的企業。就在那個時候,我愛上了一個女人,她是我的女朋友,那是真正的相愛。她為了幫助我,給我做了很多事情,當時她很年輕,大約二十四、五歲,已經結婚,有兩個孩子,我們都很投入,彼此覺得找到了一生的知音。可是,那是什麼年代啊?80年代初,尤其是在福清這樣的地方,她的壓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她很勇敢,我和她的事情被她的一些好姐妹知道了,那些姐妹就勸她,說:“你怎麼這樣,什麼人不好找,找一個農民,瘦瘦的,黑黑的。”她就跟那些姐妹說:“我們談得來,我相信他是一個非凡的人,他將來一定會有成就,會飛黃騰達的。”
我面臨著一個選擇。一面是我的結髮妻子,她為我默默地奉獻了這麼多年,吃了那麼多苦,純樸善良,永遠無條件地信任我;另一面是我的紅顏知己,我們有刻骨銘心的感情,有共同語言。我真的很苦悶,不知道以後的路應該怎樣走。後來我就去做調查,去了解別人的生活。
我選了100對有代表性的夫妻,有工人,醫生,幹部,有做老師的,也有老闆,我發現並不是我一個人對自己的家庭不滿意,而是這100對夫妻中沒有1對夫妻對自己的家庭是滿意的。給我感觸比較深的是福州水錶廠的一個朋友,他和太太兩個人,一個是科長,一個是團幹部,郎才女貌,是談了3年戀愛才結婚的,在我看來,他們應該幸福得不得了。沒有想到,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在我跟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後,有幾次,喝酒聊天說深了,才知道他們雙方都對家庭不太滿意,兩個人互相指責起來,一點不比我的少。
當時是1980年。我對我能蒐集到的婚姻樣本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得出的結論是:沒有一個家庭是絕對幸福的家庭。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後來我想通了——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教育,這樣就會形成各自不同的觀念,談戀愛的時候,可能是求同存異,一旦真正生活到一起,就會有很多問題。所以我覺得,幸福這東西講起來都是大同小異的,就是有吃有喝,子孫滿堂這些東西,可是如果往深層去想,世界上有絕對的幸福嗎?沒有,所以也不會有絕對幸福的家庭,絕對完美的婚姻,既然是這樣,我認為我是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麼換家庭的事情了,再換換,就是換1000個照樣也沒有用啊。
曹德旺:我曾遇到另一個不同的女…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那個女人已經當奶奶了。不過,說起這段往事,我依然會感到非常傷感,人生總是有很多傷感的事情,怎麼努力都是不能避免的。經歷得多了,心就會堅強起來,人也會豐富起來。有的時候,聽到有人說“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在支援他”,我就會很有感觸,我和我那個女朋友雖然最後沒有走到一起,但是我如今的成功和她有一定的關係。
我一生最重大的轉變在明溪,我在那裡遇到了她,又在那裡放棄了她,但是當時我在心裡暗暗發誓,這輩子一定要為她爭一口氣,讓她的姐妹們說起她的時候,能夠說她愛的是一個像樣的人,一個值得愛的人。
這樣我就回到家鄉專心去辦我的玻璃廠,也許因為有這種心情,因此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貢獻在這個事業上了。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叫“男人有錢會變壞,女人變壞會有錢”,我覺得這不是絕對的,這是人的心地問題。我童年的生活很苦,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我媽就是快要餓死掉了,也沒有變壞,她原來也是一個大家閨秀,人長得也很漂亮啊。至於男人,一個男人要是心地好,對家有責任感,用我們老家的話說“就是四個腳都被別人吃掉了,心還是在家裡的”,這一點是肯定的。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家庭是一個避風的港灣。兩個人素昧平生然後成為一家人,同在一個屋簷下,這是緣分,應該好好珍惜和睦相處,有困難的時候同舟共濟,這就可以了。
真正的幸福不在家庭,而在事業。做事業的人絕對不可以為了一個女人而放棄事業,這是我的看法。我還有一個看法,就是男女之間還是要有真的感情,像我和我的妻子,雖然直到現在我們也很少有時間交流感情,可是她和我是患難夫妻,我們一起經過多少事情!這就是感情,在我被人家追債追到連房子都要賣掉的時候,她還是信任我,跟著我,現在我發達了,她不管我有多少錢,也不勢利,你有多少錢怎麼花我也不管,反正我相信你。這是一種始終如一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