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的大部分功能已經被旁邊的一臺華為SX3000軟交換機所取代。而再過4個星期,Evoxus所有的業務就要全部遷移到華為的軟交換裝置上了。
作為英國第一家提供電信級VoIP服務的新興網路運營商,Evoxus認為華為的技術不錯,而且關鍵是價格有很強的競爭力,這個價格優勢不僅僅體現在購買價格上,也體現在產品生命週期花費的總體成本上。“過去愛立信的兩套裝置一共花了我們200萬英鎊。而且,它的成本還會不斷地上升。”肯·蘭康姆做了一個不斷地階梯形向上的手勢,“買新的功能還要花錢,服務的費用也很高。如果這5年我們還是用這套老裝置,至少還要再投入100萬英鎊。”
華為的產品就要便宜很多。談到華為,他做了一個先向上然後平行移動的手勢:“華為的模式是不一樣的。你買了它的裝置,軟體升級是免費的;軟交換的功能在一定限額之內開通也不再另外收取費用。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將很多功能拆出來賣,不用擔心會增加新的成本。這其實就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Evoxus對於華為的評價很高,但Evoxus實在算不上一家大公司,甚至在歐洲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同時,華為的這種“新商業模式”似乎也根本沒有什麼新奇,甚至更像是一種以前的商業模式。
但“用低價格撕開市場的缺口”—這的確是華為以弱者身份進入競爭激烈的發達國家市場時,不得不採取的一種進入策略。
在法國首都巴黎近郊的布洛涅·比楊古爾(Boulogne Billancourt),法國第二大固網運營商NEUF的公司CEO米歇爾·保蘭正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愉快地回憶著與華為幾年前開始的故事。
2001年2月,當時的LD,也就是現在的NEUF正準備在法國全境建設一個骨幹光傳輸網路。成立不過3年的LD一開始只面向電信運營商做光纖的基礎網路批發業務,但是後來他們決心去直接面向企業和個人使用者。
2001年,為了建設全新的傳輸網路,NEUF已經圈定了一個供應商名單。“老實說,這其中並沒有華為。” 米歇爾·保蘭聳聳肩膀說道,“但是,一個電話改變了這一切。”一家與NEUF頗有淵源的法國本地代理商打來電話,希望能夠讓華為參與競爭。這家代理商與NEUF的關係如此密切,以至於在NEUF的董事會中都有一席之地。
“一開始我們對華為並沒有把握。只是由於代理商的竭力推薦,說這家供應商對我們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我們才同意讓這家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中國公司試一試。”米歇爾·保蘭承認,當時接受華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華為開出的條件—以非常優惠的價格為NEUF建設最初的里昂等兩個城市的網路並負責運營3個月,然後再交給NEUF進行評估。
對於這些“挑戰者”來說,速度與價格都至關重要。不到3個月的時間,華為建成了兩個城市的網路,這樣的速度很對NEUF的胃口,而評估的結果也非常令人滿意。隨後的幾年時間裡,華為以此為突破口贏得了NEUF在整個法國的光網路傳輸合同。現在,華為已經和阿爾卡特、思科等公司一道進入了NEUF的六大供應商之列,並且牢牢佔據了第一的位置。
第一章 新血統(5)
“這為我們節約了至少10%的投資。”米歇爾·保蘭評論道。
虎口奪食—讓任正非破例痛飲
華為歐洲總部對價格優勢的運用是所有中國企業的共同優勢。這種優勢對於世界級電信巨頭的衝擊不小,但畢竟無法支撐華為向主流市場完成跨越。近年來,華為的能力和野心都在膨脹,而其產品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技術含量的提高也不容忽視。這讓華為從原來的“吃邊緣市場”,開始演變成真正的“虎口奪食”。
2004年12月8日的荷蘭海牙,當華為總裁任正非和荷蘭Telfort公司CEO施蒂格共同簽署超過2億歐元的WCDMA合同的時候,華為荷蘭公司總經理陳海軍幾乎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經過了多年的努力,華為終於在WCDMA的大本營—歐洲拿到了代表當時最先進技術水平的WCDMA訂單,其意義自然令人振奮。
在隨後兩天的時間裡,華為總裁任正非連續請所有在荷蘭的華為員工吃中餐,平時滴酒不沾的他這次卻破了例。酒桌上,任正非甚至表現出少有的豪放。
而與此同時,Telfort的2G裝置供應商愛立信卻緊急約見Telfort公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