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可就怕死水微瀾,我真想故事到此結束,我好像童話故事裡那樣說一句“從此玉匠和繡娘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可無奈的是,這裡的幸福生活卻只是後面人生悲劇的前奏。
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改變了這平靜的好日子的呢?
是一個人,一個不是東西的人,一個叫郭立的傢伙。
郭立是郡王府中的一個排軍,也就是郡王私人衛隊的一個小頭目。有一次他出趟遠差,恰巧就經過潭州,恰巧就給他遇見了崔寧夫婦。崔寧夫婦請他喝酒,央求他回去不要洩漏風聲。郭立當時說這又不干我的事兒,我怎麼會去做惡人呢?我要去告密,不是損人不利己嗎?你看這話說得多在理兒,崔寧夫婦也就相信他了。可這個混蛋一回到錢塘就把遇見崔寧夫妻倆的事兒彙報給了鹹安郡王。鹹安郡王立即簽發協捕通緝令,請潭州地方官把崔寧抓捕押送回郡王府。
說抓回來之後,這鹹安郡王原是三鎮節度使,武夫出身啊,當時就要拿刀剮了這夫妻倆,多虧郡王夫人說可別在家殺人,這畢竟是杭州城天子腳下,給人傳出去也不好聽啊。還好,這個鹹安郡王還聽人勸,就把崔寧傳送到臨安府去處置,秀秀呢,則讓人拉去後花園杖責了事。
崔寧被送到臨安府很快就審了結案了,雖然他私配夫妻、攜奴私逃,但畢竟沒有殺人放火,也沒偷盜郡王傢什麼財物。但就這麼放了怎麼向郡王交待啊,所以臨安府尹在痛打了崔寧又關了幾天之後就把他給放了。
衣衫襤褸的崔寧從牢裡一出來,就發現有個人在街對面兒等著他。誰啊?當然是秀秀!
夫妻倆抱頭痛哭,秀秀說在後花園裡被打了個半死,後來沒人管她死活,就把她扔了出來,她大難不死,又聽說崔寧被關在臨安府的大牢裡,於是天天來這兒等他。
夫妻二人經了這一劫,也不願在杭州城再呆下去了,就輾轉來到了建康府,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兩個人畢竟有手藝啊,又出身低層,肯吃苦,先是幫人乾點私活,將就著養傷、生活下來,但又怕郡王府的人再來抓,所以還是隱姓埋名著。
說崔寧以前做的那個獻進宮裡的玉觀音,皇上有一天拿著把玩,不小心把觀音手上的一串玉珠弄壞了,心裡就很不開心。大內總管心細,一看觀音底下刻著雕刻工匠的名字“崔寧制”,於是就從大內傳出旨來,找到崔寧來修復這個玉觀音。崔寧果然妙手回春,幫大內修好了這個玉觀音。這下都幫皇上修過東西了,也因此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嘉獎,崔寧和秀秀夫妻倆心想,這下總不用再怕郡王來找自己麻煩了吧。於是,他們就大著膽子在南京開了碾玉店做生意。我們前面反覆講過,這兩個人的手藝按現在論那都是高階技工一類的人才,所以很快在南京又做出了名聲,家境也漸漸寬裕起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5 若於真情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4)
有一天,秀秀突然對崔寧說,也不知我父母在杭州怎樣,我們現在條件也不錯了,我想把二老接過來住。崔寧說,那當然好了。就專門花錢請了個人去杭州接秀秀的爹媽。
這去的人到了杭州找到璩家,只見房門緊閉,一問鄰居才知道,原來秀秀與崔寧被抓回來的時候,二老到郡王府去哭訴、肯求,後來就沒見回來。於是這人就趕回南京報信啊。可在他趕回南京的前一天,崔寧正在看店,卻見璩氏夫婦衣衫襤褸地走進店裡,一番哭訴,說當初女兒女婿被抓起來後,他們到處求情無門,又不敢再回家,只得到處流浪。流浪到南京才打聽到女兒女婿的音信,這才找來。
崔寧與秀秀一聽,感慨萬分。去接二老的人回來後倒發現二老自己找來了,也就恭喜一番,沒說什麼。按道理說,一家人歷盡磨難,終於團聚了,而日子又漸漸殷實起來,那應該也算是好事多磨,可以算是比較圓滿了。可這樣的日子會不會又像潭州那樣被突然打破呢?
又是一個人改變了這種平靜的好日子,這個傢伙還是那個郭立。
這次郭立又是到建康府出差,正好路過崔寧的店面,正好與與秀秀夫妻倆撞個正著。崔寧和秀秀怒視著這個當初出賣了他們的小人,而這個郭立卻嚇得驚惶失措,轉頭就跑。崔寧嘆口氣,也不能把他怎樣啊,只能罵一聲:這個卑鄙的小人!
說郭立徑直跑回了杭州,跑回去對郡王說,我又看見崔寧與秀秀了,他們在南京又開了家店。郡王說你放屁,誠心給我填堵是不是?郭立說真的啊,主子要不相信,我敢立軍令狀,賭項上這顆人頭。你要同意的話,我這就回南京去把秀秀接來。郡王一聽這話火了,畢竟兩個人都是武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