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頁)
故宮博物院裡的在作畫風格上差多了,如果是原畫可能還值個萬八千的,偏偏有人為了牟取暴利用了“轉山頭”的方法,使得畫卷的價值一洩千里,款名造假,畫功平平放到行家眼連掛在家中當擺設都不夠格。
趙海峰笑了笑,隱含深意的說了句:“這幅畫畫得‘真’好!”
金老闆不明白趙海峰的意思,只道是他喜歡這幅偽李昭道的《山水人物圖》。跟著開心的笑道:“這幅李昭道的《山水人物圖》如果你們喜歡的話,我可以稍稍便宜些賣給你們,一百二十萬你們看怎麼樣。”
真是李昭道的《山水人物圖》,這麼大的尺寸,在拍賣會上少說也要兩百萬左右,金老闆開價一百二還真的是便宜!
曲文沒有直接回答他的話,對他微笑道:“讓我們再看看另外三幅怎麼樣?”
“行。”
金老闆把偽李昭道的《山水人物圖》收起放到一邊,隨即又把另外一幅畫給鋪開,尺寸要比剛才那幅還大,畫的是秋色山水圖。圖中江河蜿蜒流走,層巒疊嶂。樹木蒼翠,氣勢雄渾而磅礴。作品運用了虛實相合手法,半工半寫,群山和江河用寫意之法,使其視野開闊,意境高遠。山中草木又以工筆描繪,枝葉細膩自然,精彩之處是畫作者僅用了濃淡水墨便薰染出怡人之秋的絕美景色。
曲文再一看款識頓時樂了,又一位唐代大畫家董源。
董源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在南唐主李璟時期曾任北苑副使,所以又稱“董北苑”。 董源擅畫山水,兼工人物、禽獸。其山水初師荊浩,筆力沉雄,後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後人稱為“披麻皴”。
不過這幅董源的秋色山水圖要比真正的董源畫作品質上差了少許,粗一看是那麼一回事,再細看便能發現端倪,曲文接著又看了看背面,又嗅了下畫上的味道立即明白這是那裡出產的偽造畫。
在清末至民國年間,廣'東'曾有一批專門做假畫的商人,他們分人分批專攻古人的作畫風格,比如張三負責李昭文的,李四負責董源的,每天不斷的研究臨摹使其的繪畫風格儘可能和原畫者一致,最後大量仿製出的作品故而稱為“廣'東'造”,因為模擬度極高,被當時許多的山西富商買走。
“廣'東'造”主要的特點是以絹本重設人物為主,兼做少量山水花卉,多半偽造宋代以前的大名家,如吳道子,尉遲甲僧,尉遲乙僧,張萱,董源等人。雖然畫風相近但多少還是有些出入,而且“廣'東'造”喜歡用很重的膠礬熟絹,讓絹絲看起來更老舊,毫無骨力,呈現出很古的深茶鏽色。不過這樣做會有幾個缺點,因為絹絲骨力過度缺乏,時間久了會使得畫心和畫裱分離,在行內稱為“殼了”。翻過畫背,畫絹往往是白色的,因為過度使用膠礬所以墨色透不過背面,開卷的時候還會有一股刺鼻的黴味。
“金老闆,這幅畫的味道怎麼這麼大?”曲文故意問道。
“哦,老畫放久了都是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證明這是一幅真真的老畫。”金老闆想都沒想隨口回答,似乎平時都是這麼說的。
“這樣啊,我又學會些東西了。”曲文讓金老闆把第二幅畫收起,準備讓他展開第三幅畫。
這時一陣電話鈴聲響起,金老闆拿出手機聽了會,臉上神情微變,什麼都沒說又掛上了電話。
等掛上電話轉向曲文抱歉的說道:“真不好意思,我剛才沒想起這四幅畫已經被別人給訂了。”說完急急忙把四幅畫收了起來,敷衍了幾句,便找了個理由沒有招呼曲文四人。
“走吧。”見沒人招呼,曲文領頭走出店面向下一家古玩店走出。
讓四人奇怪的是,進到第二家店面。連個來招呼的人都沒有。在古玩行像這樣做生意還真是少見。隨後第二第三第四家。走了好多家都是如此,似乎從金老闆接過那通電話後,大家的態度便變得冷淡下來。而且是專門針對曲文四人。
“回去吧,好像這裡的老闆並不怎麼歡迎我們。”曲文聳肩笑了笑,雖然沒人招呼但是自己看也看到了不少端倪。金老闆拿出的四幅畫都是以舊仿古,多少還算得上是古玩。可是別的店內純粹就是現代工藝製品,也都標上了古代名家的款識並標附上貴得離譜的價格。
“我想也許和那通電話有關,金老闆之前還很熱情的。接完電話就變了個人似的,你們猜那個電話會是誰打來的?”趙海峰問道。
“不知道。”梁山不太愛用腦子,回答得倒也乾脆。
曲文冷哼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