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十多年從全國各地收來的,可花了我不少的心血和金錢。”
曲文笑了笑,所有古玩店的老闆都會這麼說,幾乎都成了固定模式,就連曲文自己也能可信口拈來。
沒有動手畫是金老闆自己把展開的,曲文怕碰了之後萬一有什麼問題就會怪到自己頭上。這種做法就像馬路邊的碰瓷,所以在古玩店看古玩,除非是認識或者是信譽極好的店面,否則最好不要親自動手去碰。
第一幅畫展開,上邊的落款就李昭道的山水人物圖。
李昭道,唐代的大畫家,是唐朝宗室彭國公李思訓的兒子,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曾經擔任過太原府倉曹、直集賢院,官至太子中舍人。一生中最擅長畫青綠山水,兼善鳥獸、樓臺、人物,並自創海景。畫風巧贍精緻,雖“豆人寸馬”,也畫得鬚眉畢現。由於畫面繁複,線條纖細,論者亦有“筆力不及思訓”之評。
如今李昭道的《秦王獨獵圖》、《海岸圖》、《摘瓜圖》、《春山行旅圖》等傳世作品被藏於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民間雖然也有少量流傳,但價格都非常的昂貴,到拍賣會上少則百萬多則幾百萬。
金老闆生怕曲文四人不懂李昭道是誰,還特意先給四人講解了他的事蹟和生平。介紹完後又說道:“這幅李昭道的山水人物圖可以說是他中年時期的精品鉅作,十多年前我在一位老藏友那裡見到便深深的喜歡上,於是幾次上門請求,最後他才答應以十二萬元賣給我。”
不管金老闆說的是十多年是那年,九零年以前一個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資才是三四百塊,他當時就花了十二萬,留到現在按物價,按市場行情怎麼也得百來萬不可。
“老闆能再讓我看看嗎,這李照什麼的畫還真精細,相信素描功底一定很深。”曲文裝樣驚訝的說道。
金老闆一聽心裡大笑不止,素描,鉛筆和碳素類筆具是十七世紀後才有的產物,唐朝要在更早的幾百年之前,那時的人都是用毛筆,那來的素描功底。能說出這種話的只能是門外漢的門外漢,像這種不學無術的公子哥,現在滿大街都有。
“你們慢慢看,慢慢看。”金老闆退到一旁邊,表面微笑內心鄙夷的站著。
其實不用細看,就連靈覺都不用,曲文就能看出這是幅仿造品,要細看只不過是看上邊所用的仿造手法。
書畫類的仿造手法可以說是古玩行中最多的一類,真要細說說一天也說不完。
曲文看了會和趙海峰對望了一眼,倆人眼中都露出淡淡的笑意,很明顯這幅畫用的是造假手法之一:轉山頭。
*****************************************
今天萬字更完,蠻民中間去哄了下女兒睡覺,所以就不分章節了,兄弟們慢慢!(未完待續。)
第248章 兵不厭詐
“轉山頭”的方法只限於在原有的山水畫上進行,並且題款在山水畫的上部,原作者名頭不大,將其改頭換面的一種方法。
方法是:沿畫上的山峰起伏部分將其裁下,也就是把作品中的山水畫與款分割開,然後給畫配上與山水畫相同的紙,在適當的位置寫上與此畫風格相似,名氣較大的畫家名款,經過重新裝裱,一幅“大名頭”的作品就完成了。因為原畫作大部份都是古畫,不過是按照山水畫的高低起伏裁開,巧妙的換個名款,所以稱為“轉山頭”。
像這類古畫真假摻半,所以最能迷惑人,許多頗有經驗的藏家一看紙張、墨跡都是真的,但對作者的繪畫風格不甚瞭解,便會認“真”為真買了回去,其實只不過買了幅改過款名的“半真品”而已。
之所以說是“半真品”而不是贗品,主要是這類畫不是一點價值都沒有,甚至有些的價值還很高,主要是看偽作者的畫功如何,達到什麼境界。像故宮博物院就藏有兩幅“轉山頭”的偽王蒙《靜深秋曉圖》和同樣是偽李昭道的《山水人物圖》。經考證兩幅原畫都是明、清兩位無名的畫家作品挖補成的。
說到這又不得不說說,為什麼那兩位無名畫家有如此畫功卻不能出名,其實這種現象在歷朝歷代都常常能見,有才能的人未必能出名,沒有人推銷和宣傳他的畫作,好不容易畫出幅作品,卻被無良商家或人改成別的名家的作品。使本來還是真跡的作品變成贗品。從此埋沒了那些有才能的小名頭畫家。行為上就和現代某些教授盜用學生的研究成果使其出名一樣。在書畫界是一種十分惡劣的行徑。
不過金老闆拿出的這幅偽李昭道的《山水人物圖》要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