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鬱郁陌上桑,嫋嫋機頭絲。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時。”
細雨綿綿,伴著憂傷的歌聲飛揚,更引人傷感。
過了很久,韓子高疼愛地抬手輕撫顧歡的頭頸,溫柔地安慰道:“歡兒,明年吧,待朝中局勢穩定,我便向皇上告假,過來看你和二弟,好嗎?”
顧歡點頭,心裡卻更是擔憂。如果等到明年,韓子高還平安無事,那就好了,情勢只怕未必有那麼樂觀。
不過,再是憂急,她也明白,即使韓子高出事,也不是旦夕之間,而她自己的假期已滿,必須回去復職,不然便授人以柄,不但可以拿來攻擊高長恭,甚至還可以進一步抨擊自己的父親和義父,那是很麻煩的事情。
終於,她放開韓子高,一步三回頭地跟著高長恭走上跳板,上了那條不小的木船。
第39章
韓子高挺立在碼頭上,神情平靜,看著他們。
顧歡和高長恭都向他揮手作別,韓子高的臉上帶著一抹笑意,也向他們擺了擺手。
高明盡職盡責地撐著傘,替韓子高遮擋著飄飛的雨絲。高亮站在側後,隨時注意著周圍的動靜,以保護他的安全。韓福與韓府幾個家人站在後面,對這兩個“顧公子的護衛”印象深刻。
木船揚起風帆,乘著東南風起,向北而去。
顧歡看著愈來愈小的韓子高的身影,不由得淚眼模糊。忽然,她對後面站著的鄭懷英說:“我想彈奏一曲。”
鄭懷英身邊的僮子飛快地把揹著的琴取下,從袋中拿出,雙手遞上。
秋燕飛快地從船艙裡送上坐墊。
顧歡盤膝坐在船頭,凝注全部心神,彈奏起來。
悠揚空靈的琴音立刻在江面上傳揚開去,隨風飄蕩,正是膾炙人口的《高山流水》。
滔滔而去的大江之上,一葉扁舟在煙雨中悠悠盪漾,充滿難捨難離情感的琴音飛散在風中,漸漸隨著小舟遠去,這一幕看在別人眼裡,實是如詩如畫,難以忘懷,而在韓子高心裡,更是無比感動,一生都不會忘記。
顧歡將這一曲高山流水彈了兩遍,江岸已經遠離,漸漸消失在迷離的雨霧中。她這才停下,有些難過地看著江面。
高長恭一直站在她身旁,替她撐著油紙傘,過了好一會兒,才伸出另一隻手去攙她,輕柔地說:“歡兒,你的心意,大哥都已知曉。此刻雨勢漸急,咱們還是回艙裡避一避吧。”
顧歡也不再固執,藉著他的力道站起身來,將琴遞給鄭懷英的的小僮。
眾人一起進了船艙,秋燕已用紅泥小爐煮好了水,沏好茶,逐一端到他們面前,放在當中的小桌上。
在座諸人都知道顧歡與高長恭的關係,她也就不再遮掩,倚在高長恭懷裡,神情間依然很傷心。
鄭懷英從僮兒身上拿過琴來,放於膝上,十指輕揚,彈了一曲《靜夜思》。
樂聲輕揚,勾劃出月光如水、夜色如夢的情景,能使人定心寧神。顧歡一夜未能安眠,情緒大起大伏,著實疲倦,漸漸的便在琴聲中睡著了。
秋燕立刻從行李中抽出一張薄毯遞過去,高長恭將顧歡裹住,抱在懷中,臉上浮現出一絲憐惜與疼愛。
直到船到對岸停泊,顧歡也沒醒來。高長恭將她抱上岸去,乘上已在此守候的馬車,便向北而去。
顧歡醒來後,表面上已經恢復了平靜,堅持要滿臉倦意的高長恭躺下睡覺。為了不擠著他,顧歡等他睡著後,便坐到外面的車轅上,欣賞沿途風景。
由於銷假之日已到,從第二日起,他們便棄車騎馬,一路疾行,直奔青州的治所益都。
其實顧歡依然情緒低落,但不想讓高長恭為自己而煩心,便強行控制著,努力表現出比較正常的狀態。高長恭果然沒有察覺,以為她的心情已然平復,心裡頗為高興。
一行人衝進城中,高長恭便直接去了刺史衙門,與等著卸任,好去別地赴任的前刺史進行了形式上的交接。其實雙方的幕僚早已經把什麼事都辦得妥妥貼貼了,但兩個主官卻必須當面移交印信,這才算是完成了交接事宜。
前刺史對這位鼎鼎大名的蘭陵王相當景仰,此次調任別職又是升遷,自然心裡高興,便在府中大擺宴席,為他接風洗塵,同時介紹本地的各位官吏與他認識。大家觥籌交錯,一團和氣,紛紛對高長恭說著仰慕之類的客套話,並紛紛表示,一定為他馬首是瞻,勤勉政事,請他放心。高長恭自然也萬般謙遜,並感謝各位大人的愛戴。上司與下屬其樂融融,全部大醉而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