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第3/4 頁)
,洪承疇得知了一個驚人的訊息——王嘉胤死了。
王嘉胤是被殺的,殺掉他的人,是他的部下。
他的部下之所以要殺他,實在是被人逼得沒辦法。
逼他們的人,叫做曹文詔。
第二個猛人
對曹文詔這個人,洪承疇曾經有過一個評價:世間良將,天下無雙。
曹文詔,山西大同人,和洪承疇不一樣,他沒有履歷,沒讀過書,沒有背景,出人頭地之前,他只是個小兵。
十年前,他在一個人的手下當兵,跟著此人去了遼東。這個人叫做熊廷弼。
九年前,廣寧兵敗,明軍潰敗,他沒有逃跑,而是堅持留了下來,見到了他第二個上司——孫承宗。
六年前,孫承宗走了,他還是留了下來,此時,他已經當上了遊擊,而他的新上司,就是袁崇煥。
兩年前,他跟著袁崇煥到了京城,守護北京,結果袁崇煥被抓,他依然留了下來。
一年前,他跟隨孫承宗前往遵化,在那裡,他奮勇作戰,擊退後金貝勒阿敏,並最終收復關內四城。
然後,他來到了西北。
對於這個人,我想就沒必要多說了,從熊廷弼、孫承宗到袁崇煥,他都跟過,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阿敏,他都打過。
什麼世面都見過,什麼牛人都跟過,現在把他調回來,打農民軍。
而且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跟著他回來的,還有一千人。
這一千人,是他的老部下,他們隸屬於一支特殊的部隊——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是明朝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但人數並不多,大致在六千人左右,其中一半,在祖大壽的手中,曹文詔帶回來的,只是六分之一。
而他的對手王嘉胤,手下的民軍主力,在三萬人左右。
王嘉胤什麼來歷,說法很多,靠譜的不多,但在當時那一撥人裡,他是很牛的。之前我說過,在他手下,有個叫張獻忠的小嘍羅。順便再說句,後來威震天下、被稱為“闖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闖王2。0版本),都是他的人,給他打工。
而且這人很難得,很有點組織才能,連個縣都沒佔住,就開始搞政府機構。但最搞笑的是,他還大膽地搞了機構改革,突破常規,明朝有的,他有;明朝沒有的,他也有,不但有六部都察院,還有宰相。
當然,對於這些,曹文詔是沒有興趣的,到任後一個月,他就動手了。
按通常的說法,他率數倍於民軍的官兵,以壓倒性的優勢,發動了進攻。
但事實是有點區別的,王嘉胤的兵力前面說過,是三萬人,而曹文詔帶去的人,是三千。
估計王嘉胤原先沒在部隊混過,也不大知道曹文詔何許人也,對曹總兵的來訪,他倒不是很緊張,畢竟就三千人,還能咋樣。
王嘉胤認為,就算曹文詔再強,就算他手下有關寧鐵騎,但畢竟是十個打一個,無論如何,都是不會輸的。所以他擺好了陣勢,準備迎敵。
他太單純了。
要知道,打了十幾年仗,換了三任領導,從努爾哈赤打到皇太極,還能混到現在,光憑勇猛,十條命都是不夠的。
曹文詔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勇猛,而是因為耍詐。
此人身經百戰,通曉兵法,到地方後,壓根沒動手,先斷了王嘉胤的糧道。
王嘉胤慌了,要堅守,沒有糧食,要突圍,又沒法衝出去。
就這樣,王嘉胤衝了兩個月,終於,在他即將放棄時,奇蹟出現了。
曹文詔的包圍圈,竟然出現了漏洞,王嘉胤終於找到機會,衝出重圍。
王嘉胤感覺很幸運,雖說被困了兩個月,但好歹還是出來了。換個地方,還能接著幹。
可惜他並不知道,曹文詔是一個沒有漏洞的人,他所有的失誤,都是故意的。
把人圍起來,然後死磕,是可以的,但是損失太大,最好的方法,是把他們放出來,然後一路追著打。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王嘉胤逃了出來,逃出來後,就後悔了。
因為從他逃出來那天起,曹文詔就跟在他屁股後面,緊追不放,追上就是一頓猛捶,五天之內打了五仗,王嘉胤一敗塗地。
更可氣的是,曹文詔似乎不打算一次把他玩死,每次打完就撤,等你跑遠點,下次再打,反正他的部隊是騎兵。對此,王嘉胤極為鬱悶。
其實曹文詔也很鬱悶,誰讓你有三萬人,我只有三千,只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