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十二道”。因此,短線大盤向上慣性應該還能保持一陣,但回頭的趨勢也逐步明朗,早一點主動回頭,也許可免“十二道金牌”之災,也會讓股市和投資者受到的損失少一點。
行情大大超出預期,怎麼辦?
時間:2008…03…20《都市週報》
近期股市熊氣瀰漫,從6124點以來的調整在延續了5個多月、跌幅超過35%之後,仍然繼續大幅破位下行,市場變化不可謂不快,大盤走勢也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普遍預期。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超預期的走勢,投資者又該如何應對呢?
按傳統的金融學理論,影響股價波動的因素主要有重大資訊、分紅預期、投資心理等,前兩者相對“看得見、摸得著”,而投資心理就比較難以量化和分析透徹,而正是這個“心理力”,有時會把行情推向一個又一個的極端。經濟學家在對美國股市長期走勢與重大新聞作比較研究後發現,股市歷史上較為典型的上漲或下跌,與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並非那麼“合拍”,也即股市其本身就有一種“莫名其妙”大漲大跌的特性,這其中往往只是因為“心理”在起作用。
比如近期A股的下跌,要是分析原因的話,不外乎大小非減持、上市公司再融資、宏觀經濟緊縮預期以及外圍市場的大幅震盪等,但這一切都不是“突發的”,市場本身應該有所預期,並且當它們發生的時候,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幾大因素都不足以使股市下跌過多。但“計劃”趕上不變化,當這幾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輪番向市場施壓的時候,利空因素被疊加放大,而投資者的心理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包括機構在內的投資者對“大小非減持”開始刮目相看,對再融資的擴散效應產生恐懼,對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開始“心裡沒底”,因此拋售慾望越來越強,對後市越來越沒信心,直至雪崩式的大跌出現。
不過投資者不要忘了,在此輪“大調整”之前,A股出現了從998點到6124點的巨幅上漲,而市場本身有一種平抑大幅波動的機制在起作用,這相當於“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因此“漲得太多”就會有“跌得過頭”與之相對應,這從大形態上看應該是比較正常的走勢。
股市走勢有其內在規律,但短期內誰也無法準確地預知下一個方向是什麼,特別是在大幅下跌的行情中,投資者的損失和操作難度都在加大。那麼該如何應對以便合理迴避風險,同時儘可能把握住一些機會呢?
首先,要對股市的大漲大跌有心理準備,增強大局觀,同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漲起來盲目貪多、跌起來悲觀失望的短期心理,儘量以一種客觀、平和的態度去對待漲跌、判斷後市。對某一次某一時來說,判斷和操作仍然有可能失誤,但長此以往,你一定會是一個相對成熟和成功的投資者。
其次,學習掌握股票投資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每個人的判斷都有對錯的可能性,誰也無法永遠正確,那麼就需要採取一定的“技術手段”來彌補判斷上的不足。比如,在行情一路向上的過程中,誰也無法預測行情的終點在哪裡,但漲多了以後,不管如何,給自己設個止贏位,當心理目標實現或利潤回吐達到一個預設位置的時候,堅定退出觀望。而在行情向淡的過程中,應該設好止損位,當資金損失達到一定比例時,應該止損退出,以免出現更大的、無法控制的風險。
另外,行情的大起大落客觀上也給投資者帶來超額的機會,關鍵看如何去把握、能不能把握,因此增強盤面感覺、採取適合的方法進行短線操作也是有效降低風險、提高收益水平的策略之一。
試以理性解讀非理性
時間:2008…04…16 08:56:00
1月中旬以來的非理性極端走勢,它不是一種陰謀,便是一個戰略——陰謀是指境外利益集團向國內實施的;戰略則是國內針對外資實施的,說法不同,但結果是同一個:刻意打壓股市、打壓股價,讓對方處於被動局面或認輸出局!
個人傾向於,這一切是國內主導的戰略性安排,因為這能解釋今年以來的種種現象,更符合邏輯,也能從資金面、大盤走勢以及政策上找到註解:首先從資金上看,據一份監測報告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國內熱錢高達850億美元。這不是一個猜測的資料,而是計算的結果。今年一季度,我國貿易順差為414�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為274�14億美元,兩者之和為698億美元,而同期外匯儲備新增額卻達1539億美元。“相差的850億美元一般都被解讀為熱錢。”這還是官方可查資料,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