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第3/4 頁)
是咱們情報部福建處傳來的密信……”
張力一聽“福建”二字,心裡頓時猜了個七七八八……果不其然,拆開密信一看。正是關於鄭芝龍的情況!
在原本的歷史上,滿清南下以後,雖然滿清並沒有什麼水師,但是鄭芝龍卻依然選擇了投降。當然……那時候鄭成功已經長大。而且漸漸掌握了家族的實權。鄭芝龍投降滿清以後,最大的利用價值就是勸降鄭成功,不過鄭成功卻根本不鳥滿清,堅持抵抗。
這鄭芝龍骨子裡也是個欺軟怕硬的主兒,現在已經新明王朝建立,所有人都知道大軍很快就要南下。所以鄭芝龍也在思考出路了……
“江南水師大都督?”張力眉頭皺了起來,這便是鄭芝龍開出的投降條件。
康興安聽見張力說的這話,心裡頓時明白了鄭芝龍的要價。康興安想了一會,開口說道:“大人,您說過水師是國之重器,往後是一個大航海的時代,若是可能的話……”
頓了一頓,康興安接著道:“若是可能的話,還是要避免水師同室c戈才好。”
張力微微點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十七世紀正是大航海時代,原本的歷史上由於滿清入關,導致這一塊蛋糕跟祖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既然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眼看著也要完成國家大一統了,那麼航海的利益必須有我華夏一族的一份……甚至是最大的一份。
團山水師實力依然比不過鄭家,但是以目前的形勢,加快造船程序的話,要不了多久鄭家水師應該就敵不過了。畢竟以鄭家的實力,又豈能與“舉國之力”相抗衡?
但是,若是鄭家放棄大陸,跑去臺灣甚至東南亞那些鳥國當山大王……啊,不,海大王的話,短期內團山水師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比較近的地方團山軍可以登陸作戰,但是以現在的這些戰船以及補給能力,很明顯不支援跑去爪哇國登陸,這也很容易陷入窮兵黷武的惡性迴圈之中……張力現在想做的,並不是打仗,而是發展內政。
“答應他的條件。”張力眼中精光一閃,很快下了決斷。
陸地上的事情張力絕不妥協,但是水師情況特殊,必須用智慧來解決。先穩住鄭芝龍,斷了他的外逃念想,而後徐徐圖之。
說直白一點,現在暫且讓鄭芝龍集團先苟延殘喘幾日,往後收拾他的法子有一百種,但眼目下不能*他狗急跳牆。
張力忽然話鋒一轉,輕飄飄地說了一:“不過……江南水師大提督的職位,我準備授給鄭成功……呃,不,鄭經!你把訊息反饋過去,重點是準備二字!明白嗎?”
康興安很快就明白了張力的用意,連連點頭稱是,笑著道:“大人這是驅虎吞狼之計呀!”
張力微微頷首,摸了摸鼻子:“哪是什麼驅虎吞狼,明明就是挑撥離間。也罷,咱們就來看看,鄭家內部會不會鬧出什麼么蛾子來吧……”
康興安在心裡仔細一琢磨,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訥訥地道:“大人,鄭家內部各方勢力肯定會派人前來京師運作……到時候可就任由咱們擺佈了!”(未完待續。)
第560章 大結局——華夏好運
西元一六三七年八月十一日,困守武昌多日的吳三桂被部下所殺,殘餘的數萬大軍悉數向盧象升投降,南方最大的一股軍事勢力至此消亡。
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畢竟在團山軍強大的攻勢之下,吳三桂又如何抵擋得了?人心惶惶之中,即使他不被部下出賣,也只有兵敗自殺這一條出路而已。
南北兩個方向軍事進攻都有如風捲殘雲一般,直到此刻,大家才明白當初張力在朝鮮與滿清決戰的深意。
將戰場設在國外,自然可以避免國內因為戰亂殃及池魚,這也是很好的一種策略。譬如現在朝鮮國在經歷連番大戰以後,即使只是“觀戰”,但朝鮮百姓也死了好幾十萬,朝鮮國愈發地凋敝起來。
而在朝鮮解決了滿清主力之後,團山軍聲勢如日中天,不管再打哪一方勢力,都是輕而易舉之事。
瀋陽已經被圍兩月之久,團山軍的火炮源源不斷地往城下集結,從開始的四百多門漸漸增加到了一千多門,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大炮也將運達那裡。
戰爭的勝負早就沒有懸念,而大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京師貢院。
在這裡,新明王朝第一次開科取士今日正式開考。
今日開考的是遼東和北直隸的考生,他們考取的也都是遼東和北直隸的官職。
這有點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