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這樣的做下去,為的是要消弭整個蘇省的*,整頓整個蘇省的學風。78
推進江蘇教育(1)
江蘇省的教育狀況,在當時來說,比起其他各省,是較為發達的省份之一,而且居全國之首位。但是,據1930年的統計,全省61個縣,僅有中學70餘所,師範學校48所,小學7350所。入學兒童58萬餘人,僅佔適齡兒童的,失學兒童佔,近400萬人。全省3200萬人口,文盲超過 2500萬,佔全省人口的80%79,因此,發展教育,特別是普通教育,掃除文盲,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周佛海就任教育廳長伊始,便提出了《江蘇教育之新計劃》、《江蘇教育三年計劃》、《整頓江蘇地方教育之意見》、《教育之三大任務》等。
關於《教育之新計劃》及《江蘇教育三年計劃》,在《教育廳二十年下半年度施政方針》專案中,提出了改進省縣教育的15項意見,其中主要者有:切實整頓學風,提高普通中學程度,改進師範教育,以及考選服務人員赴國外研究等。
關於地方教育之整頓,周佛海提出,要清除舞弊;節約開支;整頓學費,規定初小學費1—2元,高小3—5元,初中8—12元;改善組織;認真考績;慎選小學師資;充實學校內容,如增加班級,充實人數;改良教學方法及改善學校環境等。提出了地方教育發展的目標:一、逐漸增設初級小學,俾義務教育得以普及,使未來之學齡兒童,均有入學之機會;二、普遍設立民眾識字之機關——如民眾學校補習學習等,不斷進行,使不識字之成人,皆能識字;三、妥籌職業教育實施之計劃,俾中小學畢業生,無力升學者,皆能在社會獲取職業,以維持其生活;四、規劃中小學生升學之方法,俾各能就其所長,擇定途徑,不致有歧路徘徊之感;五、造就專門人才,以適合時代之需要,並輔助國家建設之發展。80
周佛海提出:
“灌輸知識,培養人格,領導思想,為教育之三大任務,必三者具備,而後乃竟教育之餘功,此本人接掌蘇省教育以來之施政方針也”。81
所謂“灌輸知識”,就是力謀提高中學程度;“培養人格”,就是實行“教訓合一”;“領導思想”就是加強思想控制。
周佛海的所謂“領導思想”,就是教育要以灌輸三*義為中心,實施反*主義教育。他狂稱“共產主義已不適於今日之時代”,因此,必須求一“健全而有普遍性為世界文化之最高領導者”的思想,此即“三*義耶。”他要各級學校及教師,必須將此思想“灌輸青年”,使“青年堅其對此思想之信仰”。為貫徹此項宗旨,江蘇省教育廳頒佈了《政治訓育要點》,下發各學校,按照要點的要求,向學生進行宣講。
教育廳的命令稱:“查近年以來,吾國青年,對於世界國際形勢,固未明瞭;對於本國政治現狀,又未認識;每是政治上重要問題發生,或則存心破壞;或者肆意攻訐。在此困難時期,青年思想,似此異常混雜,影響殊為重大,若不設法矯正,後患不堪設想。本廳特根據政治環境,制定國難時期中等學校政治訓育要點,俾各生認識國際現勢,暨本國現狀,而努力於將來奮鬥之準備。”82
《要點》分為國際形勢、中心勢力與中心組織、青年的責任等部分。《要點》列舉了新的世界大戰的醞釀、日本的備戰狀態、中國的現狀,對日鬥爭的準備等內容,力圖為國民黨的對日妥協、對內*方針辯解;勸說學生須知目前尚非抗戰之時,必須聽從國民黨政府之領導。《要點》宣稱:在目前的中國,只有中國國民黨,才是中心組織,只有三*義,才是中心思想。並且鼓吹,在整個的民族生存鬥爭的時期,青年唯一責任,是在“擁護中心組織”,“信仰中心思想”,為此,應加倍努力於德、智、體三方面的休養,認清“救國必須讀書,讀書便是救國”。831934年蔣介石發起所謂“新生活運動”後,周佛海更是不遺餘力努力推行,由省教育廳頒佈了《中等學校推行新生活辦法大綱》,令各學校據此擬定詳細辦法,切實推行。
推進江蘇教育(2)
所謂“灌輸知識”,即是有關提高中學的教學的質量的具體規定。為此,在《二十年度下半年施政方針》中,關於省縣教育改進意見,提出要切實提高普通中學程度。後來又在《江蘇教育三年計劃》中,提出分期實施整理普通中學方案。規定普通中學,必須按照*規定的課程標準,設定和講授各門課程,並頒佈各科教學進度表;制定各校最低限度之各科裝置標準,充實和改善中等學校教學實驗裝置條件;制定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