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臣公孫支說:“災荒和豐收是變幻無常的事,如果我們把糧食借給他們,他們一定回感激我們的,應該借糧給晉國。”百里奚認為:“夷吾雖然得罪了秦國,但是晉國百姓卻是無辜的。”最終,穆公採納了公孫支、百里奚的建議,把糧食借給了晉國。秦人用漕運和陸路運輸的方式把糧食運到晉國,從秦國的雍城到晉國的絳城,運糧的車船浩浩蕩蕩、絡繹不絕。
秦穆公的仁義(下)
穆公十四年,秦國發生了饑荒,穆公於是派使者到晉國去借糧。晉君夷吾與大臣們商量此事。大臣虢射說:“我國如果藉此機會發兵攻打秦國,將會取得很大成功。”夷吾利令智昏,聽從了虢射的意見。第二年,晉國發兵攻打秦國。秦國知道後,穆公也發動軍隊,委任丕豹為將軍,並親自率軍前往前線迎擊晉軍。九月壬戌日,秦軍與晉軍在韓原進行了一場大會戰。晉君急攻心切,脫離了主力部隊,但是,在迴歸途中,晉君的馬車陷入泥中,動彈不得。秦穆公發現戰機,率領麾下軍士急追晉君,不僅沒能將其俘獲,反而被晉軍包圍了,穆公也受了傷。在此危急關頭,曾經受過穆公恩惠的三百個岐下人冒死圍,解救了穆公,而且將晉君也活捉了。
當初,穆公丟失了良馬,居住在岐下的三百名野人將其捕獲並吃掉了。秦國的官吏捕得了這些野人並要依法懲治他們。穆公知道此事以後,寬容地說:“君子是不會因為牲畜的緣故而傷害他的人民。我聽說吃了良馬的肉而不飲酒對人體有害。”結果,穆公賞賜這些野人酒喝,並且赦免了他們的罪過。後來,這些人聽說秦軍反擊晉軍,都要求從軍。在此次戰鬥中,他們看見穆公處境艱難,就都不避刀槍,爭先死戰,來報答往日穆公的恩德。
穆公俘獲了晉君夷吾,下令國中說:“大家都齋戒獨宿,這兩天我將要用晉君祭祀上帝。”因為晉君與周天子有親緣關係,所以周天子得知此事以後,為晉君求情。而夷吾的姐姐是穆公的夫人,她聽說此事以後,便穿著喪服、赤裸雙腳為弟弟求情。穆公嘆息說:“唉!我自認為活捉了晉君是大功一件。可如今卻是周天子為其求情,夫人為此而愁苦。”於是,穆公與晉君訂立了盟約,答應將他放還,並把他安排到上等的館舍去修養,還饋贈給他牛、羊、豬各七頭作為食品。十一月,穆公釋放夷吾歸國。夷吾回到晉國以後,把河西的土地獻給了秦國,並且讓太子到秦國去做質子。秦國則把宗室的女子嫁給晉國太子為妻。此後,秦國的境域向東發展到了黃河一帶。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秦始皇的祖先們(5)
千里奔襲
穆公三十年,秦國協助晉國圍困鄭國。鄭國派使者向穆公闡明瞭秦晉兩國滅亡鄭國的利害關係,語重心長地說:“滅亡鄭國只會使晉國的實力增強,這對秦國不但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晉國的強大會使秦國產生更大的憂患。”秦穆公聽了之後感到很有道理,於是罷兵回國了,晉國也隨即撤兵。
後來,鄭國的內奸向秦國獻計說:“我把守著鄭國城門,秦國可以派兵來襲擊鄭國。到時候,我們雙方里應外合,此事必成。”對於此事,穆公詢問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見。而他們卻都回答說:“我軍途徑好幾個國家、行程千里去襲擊他國,很難取得成功。既然有人出賣鄭國,誰又能知道我國會不會也有內奸將軍隊動向告訴給鄭國呢?所以,此次奔襲不能進行。這一次,一向英明、仁義的穆公卻沒有聽從賢臣的建議。他任命白乙丙、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和蹇叔之子西乞術為將軍,率軍襲擊鄭國。軍隊出征那天,蹇叔和百里奚前來送行,卻痛哭不止。穆公聽說此事,不高興地問他們說:“軍隊出發作戰,你們卻在此痛哭,這是什麼意思啊?”二位老人回答說:“臣下不敢打擊軍隊計程車氣,只是我們的兒子從軍出征,而臣下已經年老,恐怕他們回來晚了就無法相見了,因此在這裡哭泣啊。”二位老人退下後,私下裡對他們的兒子說:“秦軍如果失敗,一定是在崤山這個險要之地。”
秦軍一路東行,先是越過晉國領土,接著經過周王室都城洛邑的北門。王室成員王孫滿見狀,感慨地說:“秦軍行動不合禮法,肯定會失敗的!”當秦軍行進到滑這個地方時,正巧碰見了鄭國商人弦高。弦高當時驅趕著一群牛,準備到周地去做買賣。他遇見了秦軍,看出他們要去攻打自己的國家,擔心自己被捉去殺掉,便隨機應變,把自己的牛獻給了秦軍,並且對他們說:“聽說貴國打算征伐我國,因此我國國君正在認真謹慎地準備抵抗貴軍,並且派在下用這些牛來犒勞各位。”聽了弦高這番話,秦國的三位將軍互相合計道:“我軍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