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劉備認錯人的原因之一在於他過於迷信名人。那個自比為“臥龍”的諸葛亮雖隱居鄉野,但名氣卻大得不得了,先是徐庶走馬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然後又是司馬徽稱讚諸葛亮的雄才偉略。搞得劉備恨不得馬上找到諸葛亮。這種虔誠的心理導致劉備在尋訪諸葛亮的過程中幾乎到了非理性的地步,也難怪他不斷認錯人,隨便見到個人便以為是諸葛亮呢。
中國的職業階層讀錯書的原因之一也在於他們太過於迷信名人,特別是迷信那些外國名人。而一些不法書商則正是利用名人效應編造了很多所謂由“名人”創作的書籍。中國長安出版社出版的《執行力》號稱由兩位頂尖美國專家聯手打造:一位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管理學哲學博士保羅·托馬斯(PaulThomas),一位是劍橋大學博士、杜克大學商學院教授大衛·伯恩(DavidByrne)。結果這兩名作者根本就是書商杜撰的。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了《沒有任何藉口》,這是一本內容、作者全出於造假者之手的偽書,不僅編造了一個名為“費拉爾·凱普(FerrarCape)”的作者,併為此人杜撰了耀眼的身份:職業演說家、諮詢專家、美國職業訓練和發展中心創始人,畢業於西點軍校,曾任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指揮官,多家著名公司獨立董事和職業培訓專家。當《沒有任何藉口》被發現是一本偽書的時候,其國內發行量已經超過了200萬冊。
劉備認錯人的原因之二在於以貌取人。當他看到有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時,便猜測這人可能就是諸葛亮,於是趕緊下馬施禮。沒想到這人不是諸葛亮,而是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
現代職業階層讀錯書的原因之一則是以貌取“書”。當某本書有著精美的裝潢,或封面上印有“美國暢銷書”等字樣時,便會引來無數白領爭相購買。
劉備認錯人的原因之三在於以文取人。劉備曾聽到有兩人在酒店擊桌而歌,其中一人唱道:“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老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芒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輟洗延坐欽英風;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另外一人則唱道:“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群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劉備以為在這兩位擊桌而歌的人之中,必然有一個是諸葛亮,於是前去問訊,一打聽才知道這兩人是潁川石廣元和汝南孟公威。
劉備的荒唐之極還在於把諸葛亮的弟弟和岳父錯認成諸葛亮。之所以把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認成諸葛亮,是因為諸葛均在草堂之上擁爐抱膝地歌著:“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之所以把諸葛亮的岳父錯認成諸葛亮,是因為老先生吟唱: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鬥: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
現代白領的荒唐之極則在於迷信於歐化的文字。只要書中的語言缺少標點符號,讀起來大喘氣似的,就有人認為這一定是老外寫的。殊不知國內很多研究生都已經熟悉了這樣的行文方式。書商們喜歡找考過託福的學生來當“槍手”,因為這些學生長期受英語語法的影響,早已失去了母語的作文技巧,寫出的文章非常拗口,卻恰恰能夠唬住那些崇洋媚外的人。
。 想看書來
“隆中對”外來和尚的迷魂湯(1)
著名的“隆中對”是諸葛亮灌給劉備的迷魂湯,這碗迷魂湯使得劉備對諸葛亮這個外來和尚大加歎服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也使得後人對諸葛亮多了幾分敬畏。
仔細分析“隆中對”,就會發現,這裡面存在著一些漏洞,比如強調“人謀”勝過“天時”,違反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古訓;再比如其分兵出擊的戰略,易造成被各個擊破。但由於諸葛亮巧舌如簧般的描繪極具煽動性,使得劉備忘記了對諸葛亮言辭進行理性分析,從而糊里糊塗就被諸葛亮俘虜了。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隆中對”的內容: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