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李桂生一語驚人:“叫我看,去年糧食減產,乾旱是有一點影響,但不是主要的。我講直話,主要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是‘五風’颳得這樣!”
劉少奇沉默了。
這件事情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痕。在後來七千人大會上,他專門講了這個事情,以證明是工作上的缺點錯誤造成了農業減產,造成了困難。
第二天,劉少奇找來他的“農村通訊員”、原炭子衝大隊支部書記王昇平,親切地問這問那。聽說王昇平在工作中犯了錯誤,就問:“你為啥犯了錯誤?”
王昇平說:“沒聽黨的話,沒聽毛主席的話。”
劉少奇嚴肅地說:“我看還要加一條,沒聽群眾的話。你把安湖塘的好田改成魚塘,搞那麼大,費了那麼多的工,也不養魚,群眾當然有意見。當幹部的,什麼事都要和群眾商量,不能唱獨角戲。百斤擔子,十個人挑就很輕,一個人挑就很累嘛!我在東湖塘公社看了個‘萬頭豬場’,進去一看,連百頭都不足,虛報浮誇害死人哩。去年減產,不是天災,是人禍,工作犯了錯誤,是不是?”
“是。”
“農村日子過得這麼糟,你怎麼也不來信呢?”
王昇平很納悶:“我寫了呀!每年都是一兩封,先後寫了七封信。”
“可是我只收到你四封信啊。”劉少奇也很納悶,詳細地詢問了這幾封信的內容。
聽說王昇平給劉少奇的信件被扣,還被告知不讓他們寫信。劉少奇非常生氣,對王昇平說:“誰打擊你,誰查問你告狀,就再告他們的狀,告幾次不行,信被別人扣了,不見回信,你就來北京,我出路費,在北京吃、住,我出錢。你們要早些時候把這裡的事情寫信告訴我,早些知道這些情況,就不至於搞得這樣壞,弄成這個樣子,我也會早點回來看看。我回來得晚了一些。這幾年犯了大錯誤,群眾吃不飽飯,捱打,捱罵,死了很多人,我聽了很難過。”
“你們寫信說要修這個房子辦紀念館。我寫兩次信說不要修,你們還是修了。這些事情我不高興。群眾吃得飽,生活得好,生產得好,那我看了就會高興,不要搞這種形式的東西。”劉少奇對修自己的舊居一事非常不滿。
“你說說看,食堂到底好不好?”
“這個……唔,這個……”王昇平看了一眼劉少奇,支支吾吾不肯說。
“他可能怕……”王光美看出王昇平有顧慮。
劉少奇打斷說:“你不要怕,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不要黑白不分嘛!”
“缺點講得講不得?”
“請你來就是要請你講一講心裡話嘛!我要你說實話,講一講實際情況。幹革命嘛,就要有這麼幾條,不怕開除黨籍,不怕坐班房,還要不怕老婆離婚……你說心裡話,食堂到底怎麼樣?”
劉少奇一番開導,讓王昇平打消了顧慮,開啟了話匣子:“這大鍋飯要是再吃下去,就要人死路絕,國破家亡。拿柘木衝食堂來說吧,開伙時一百一二十人,眼下呢,不到80,餓死了十多個,外流了十多個,活著的也大都是水腫。過去家家戶戶養豬、養雞,入了食堂,沒得吃,養不成。如今20戶人家,只剩下集體的一頭豬,叫鳴的雞公子都沒有。”
“食堂的情況,以前我也不太清楚,還認為有許多優越性。下來一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挑水啦,砍柴啦,炒菜啦,什麼都由專人來幹。一家一戶,哪有專人來幹這些的?看來農村辦食堂沒有什麼優越性。你認為食堂不好,群眾大都不願意辦下去,那你敢不敢回去宣佈食堂停辦呢?”
王昇平猶豫了一下。劉少奇接著說:“你就說是省委工作組說的。刮‘五風’的錯誤,各級都有責任,中央和我也有責任。我回來是向鄉親們承認錯誤的。這個教訓太深刻了。以後刻一塊碑立在這裡,或是寫個大單子,用鏡框框起來,子子孫孫傳下去,要大家記住,再不要犯這樣的錯誤了!”
紮根家鄉44天,劉少奇痛心疾首(7)
5月7日上午,劉少奇到首子衝祭掃母親的墳墓。為革命、為民族的解放事業而背井離鄉的遊子,與母親離別時還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革命者,現在卻是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了。劉少奇憶起自己1925年被湖南軍閥趙恆惕逮捕時,母親跪在自己面前求懇他不要再幹這種不要身家性命的事情,事母至孝的劉少奇在勸慰了母親後,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幾十年過去了,劉少奇回到家鄉,看到的只是一■黃土,母親已然長眠地下。劉少奇傷感之餘,覺得肩上的擔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