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在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英國只好藉助美國的力量,不管是反蘇,還是西歐的安全都需要美國的幫助。同時,英國還要防止美國對西歐大陸的權力滲透,保留一定的對抗力量。於是,在雅爾塔會議上,英國力挺法國,不僅幫助法國獲得了戰勝國的身份,還為其爭取到了一些佔領區。顯然,英國十分忌憚美國在歐洲大陸日益壯大的權勢,希望能與法國聯合增加自己在歐洲的實力。
從丘吉爾提出的“三環外交”理論中不難發現,其中並沒有前蘇聯的影子。不是丘吉爾忘記了,而是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發展太過神速了,不得不讓資本主義世界有所警惕。丘吉爾不斷呼籲西方民主國家團結一致對付前蘇聯,他指出一些中歐和東歐國家都在前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這些地方的居民正在遭受來自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
在丘吉爾下臺後,艾德禮和他的工黨一樣重視與美國之間的關係,畢竟還需要人家的貸款來解決國內窘迫的經濟環境。可是工黨的社會主義傾向卻讓美國感到不安,美國擔心自己扶植起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到時候與前蘇聯一起對付自己。於是,美國對英國的一些優惠政策和合作專案戛然而止。美國的不安全感讓英國政治家們猛然醒悟,為了獲得那筆救命的貸款,工黨開始高喊反蘇。美國終於高興了,貸款雖然姍姍來遲,畢竟也解了燃眉之急。美英之間險些斷裂的關係總算是保住了。
英國左思右想,希望能找出一個方法,讓其繼續稱霸歐洲,維護其日暮窮途的大英帝國的尊嚴。於是,貝文想出了一個辦法,建立一個西歐聯盟,對抗前蘇聯。為了更有把握,英國邀請美國加入。美國早就對歐洲虎視眈眈,便趁此機會建立起了一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將原先準備加入西歐聯盟的國家一起納入北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擁有12個西方國家的北約組織,在力量上已經超越了聯合國。
在北約中,大部分國家都是“同床異夢”,特別是都對歐洲抱有極大興趣的美英,更是各懷鬼胎。美國希望透過北約組織來控制歐洲事務,英國則不願意聽美國人大呼小叫。當兩國利益沒有衝突的時候,二者暫且能平心靜氣地實行合作,像朝鮮戰爭,但是當二者利益相悖時,這種平靜之下的不合暗流就開始湧動。
與美國,與歐洲(2)
1956年,埃及總統納塞爾宣佈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這對英國來說,意味著每年將失去3500萬英鎊的收入。在幾番和平談話都不能說服納塞爾改變主意的情況下,英國決定動用武力,並要求美國出兵援助。蘇伊士運河迴歸埃及正是美國等待已久的結果,英國失去蘇伊士運河,就等於失去了在中東的優勢,這有利於美國在中東的勢力滲透。艾森豪威爾總統對前來求援的英國首相艾登語重心長地解釋,和平有多麼重要,武力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艾登灰頭土臉地回到倫敦,繼續進行談判,不料納賽爾固執地不肯接受任何條件。氣急敗壞的艾登再也按捺不住,發兵埃及。以色列、法國聞訊而來,都紛紛表示支援英國。這正是艾森豪威爾期望的結果,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就可以聯合阿拉伯國家來譴責英國,迫使英國放棄蘇伊士運河。正如艾森豪威爾所料,艾登在國際輿論中敗下陣來,最終選擇了放棄。
不久,英國發現,不能完全依靠與美國的“特殊關係”,這種關係太過脆弱,不堪一擊。雙方都具有強烈的性格,都有著霸主夢想,朋友與敵人只有一線之隔。這條界線甚至會因為英國不同的執政黨而搖擺不定,如此脆弱的關係讓英國不得不另覓他路。
當歐洲霸主的夢想受到阻礙時,英國寧願選擇與歐洲其他國家合作,也不願意讓美國得逞。1958年法、聯邦德國、意、荷、比、盧6國組成的歐共體出現,給英國當頭一棒。歐共體包括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煤鋼聯營和歐洲原子能聯營,也就是說,這些國家要團結一致發展國力,並管理歐洲秩序以及其他國際事務。將英國阻擋在門外,如此一來,英國就要獨自對抗強大的國家聯盟。很快這種差距就表現出來,自從歐共體成立之後,6國經濟的年增長率是英國年增長率的兩倍。英國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在歐洲大陸的地位,而且這個時期英帝國正在解體,一些殖民地的流失,給英國造成了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再加上戰後日本、德國等國家的興起,令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二把手”的位置也難以保全。這種種壓力讓英國在夾縫中喘息,為了維繫與歐洲各國的關係,為了發展本國經濟,英國決定加入歐共體。
然而英國與美國之間的“特殊關係”,成為與其他歐洲國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