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會為自己宣傳造勢了一把,母子倆真正實現了名利雙贏。不僅如此,她還建議李治追封死去多年的父親為司徒,並賜爵位周國公。
一家人的身份和地位都提高了,皇后之位也就更加牢固了。這下,她就更能放開手腳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貶降文武舊臣(1)
武則天做事情向來力求乾淨、徹底,起碼得讓自己滿意。王、蕭二人死了,李忠廢了,兒子立了,她很滿意。
但有一件事,她很不滿意,那就是她在朝中的勢力還很薄弱。雖然她有李勣、許敬宗、李義府等人的支援,但這些人的力量還不能和長孫無忌等一幫老臣抗衡,況且李勣是個處事圓滑的傢伙,關鍵時候他還會在腳底上抹油,繼續躲貓貓。而許敬宗和李義府資歷太淺,職位也不高,長孫無忌等人根本不會把他們放在眼裡。因此,她必須提拔親信和培植勢力。只有這樣,她才能打倒長孫無忌等人,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後位穩定。
對此,你也許會質問:“武則天,你就知足吧,你想要的一切都得到了,幹嗎要趕盡殺絕呢?凡事差不多就行了,你歇著吧,好不好?”
不好!你要是這麼想,就說明你沒在皇宮裡待過。當時的鬥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因為反對武則天的人佔大多數,這些人都對她虎視眈眈,總希望她下臺。她既然上臺了,就不想再下去,就得想方設法保住自己的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打倒那些反對她的人。因此,在當時的情況下,武則天必須這麼幹。
武裝自己的勢力
好了,言歸正傳。武則天最想打倒的人是長孫無忌,她恨死這個老東西了,但她目前還無法讓這個老東西去死。因為這個老東西樹大根深,她力量薄弱,得一點一點拔他的根,砍他的枝節,讓他成為一隻困獸,最後孤零零地死去。長孫無忌的根系好比他的關係網,他的枝節好比他的同黨。要想打倒長孫無忌,就得先拆散他的關係網,除掉他的同黨,這樣他就孤立無援了,就好收拾了。
作出這個戰略安排後,武則天就開始武裝自己的勢力——李義府和許敬宗,把他們打造成對付長孫無忌等人的有力武器,然後畢其功於一役。
當時,李義府是中書侍郎,許敬宗是禮部尚書,雖然他們還沒有進入領導核心層,但在武則天的打點下,李治對他們極盡恩寵:鼓勵身為副宰相的李義府大膽行使宰相之權,他是在告訴李義府,你想幹啥就幹啥,你犯了事有我兜著;安排許敬宗每天待詔於武德殿門外,隨時聽候重要吩咐,這也相當於他的心腹宰相。
兩個不是真正宰相的人,卻在行使宰相職權,這充分說明武則天把他們武裝起來了,而他們也不失時機地向世人宣傳:我們是皇帝和皇后的親信,我們想幹啥那是皇帝和皇后的意思,我們想整誰那也是皇帝和皇后的意思。
在李治的恩寵下,兩人有些無法無天,特別是李義府,他真的想幹啥就幹啥。顯慶元年八月,骨子裡很好色的李義府,看上了一位頗有姿色的女犯人,於是買通大理寺丞畢正義將其釋放,然後將其納為妾。
這簡直就是色膽包天!大理卿段寶玄得知後,立即將此事奏報李治,李治隨即安排給事中劉仁軌(後來也是一位出將入相的大唐名人)調查此案。李義府深知劉仁軌是個正直而無私的人,於是設法逼死了那個被他收買的畢正義。
李義府殺人滅口!然而,秉公辦案的劉仁軌卻沒有抓到他的把柄,李治知道事情的真相,可他原諒了李義府,並沒有深究他。御史王義方看不下去了,於是上疏彈劾李義府,李治非但沒有審問李義府,反而斥責王義方出言不遜,侮辱大臣,並將他貶為萊州(今山東萊州市)司戶(掌管居民戶籍的官員)。
貶降文武舊臣(2)
劉仁軌雖然沒給李義府造成什麼麻煩,卻得罪了他。顯慶四年(659年),李義府藉故將劉仁軌調出京城,任青州(今山東益都縣)刺史,算是對他的報復。
前段時間還是一個朗朗乾坤,如今竟然這般黑暗,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被殺和被貶的人,該到哪兒去說理呢?透過此事可見,李治對李義府是何等的放任縱容,李義府是何等的有恃無恐。試想:搶犯人為妻,殺人滅口,他都幹得理所當然,要是替武則天整人的話,他又該是何等的理所當然?
不久,李義府和許敬宗就被武則天派上用場了,用他們來對付侍中韓瑗和被貶到潭州當都督的褚遂良,以及那個中書令來濟。
事情是這樣的,褚遂良被貶後,韓瑗一直為他鳴不平,他一直想在李治面前據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