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0度,40公里,注意搜尋。”
前面的數字是飛行員的代號,
“010,明白!”
“010,目標右前方25度,45公里,注意搜尋。位置有點落後,增加速度追上去!”
“010,明白!”
010是D團二大隊大隊長林超,帶領僚機中隊長邱繁榮執行對“敵”轟炸機的攔截任務,這也是這次演練的一個部分。這次飛行練習的目的就是要在有效的攔截地段內發現轟炸機,對轟炸機實施攻擊並擊中轟炸機。聽到地面領航員的引導,林超和邱繁榮對右前方30度左右的範圍進行重點搜尋。飛機在茫茫的大海上空飛行,四周全是一片藍色,藍色的天空,藍色的大海,如果不是有太陽作參照,簡直分不出那是面是天,那面是海,稍微不注意就會產生錯覺。向下看,海面上有一個個小島,星星點點。無數的漁船星羅棋佈,在高空只能看見一個個小黑點。
林超和邱繁榮聽到指揮所領航員的引導口令,目光向預定方向努力地搜尋著,沒有發現目標。長時間的搜尋,林超看得眼睛有點發酸,他將視線轉向座艙,看了一下座艙的飛行儀表,藉以回覆一下眼睛的疲勞。然後擴大搜尋範圍,繼續搜尋。
“010,目標右前方30度,20公里。”
“010,目標右前方30度,15公里。”
指揮所領航員不斷地通報著目標方位、距離,聲音有些急促。林超一邊回答著,一邊對外搜尋。距離越來越近,應該能夠發現目標了還是沒有發現,林超的心情也有些急燥。
“011發現目標!目標右前方30度,10公里。在右三角風擋框裡。”僚機邱繁榮首先發現了目標,他的主要精力是編隊,緊跟長機,附帶進行搜尋,眼睛不是盯得太死,相對林超眼睛的疲勞程度要輕一些,所以優先長機發現了目標。他把這一情況報告了指揮所,也通報了長機。
在僚機的通報下,林超也發現了目標。在遠遠的海天交接處,有一個像手指頭般大小的黑東西,這就是目標,扮演“敵”方的轟炸機,確認無誤後,林超也把自己的發現報告了指揮所:
“010發現目標!”
“好,跟上去!實施攻擊。”領航員下達了攻擊的命令,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總算引導成功了,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了。
林超兩眼緊盯著目標,帶領僚機加大油門向目標衝去,八公里,五公里,三公里,一公里,目標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大,一公里以內,出現在他們面前的竟然是一個龐然大物,比自己駕駛的飛機要大兩、三倍。這是我國自己設計製造的目前最先進的轟炸機,機身長30多米,高10多米。機上乘員六人,裝備三門火炮,分三個部位,前炮、中炮、尾炮,可以對付來自各個不同方向的攻擊,自衛能力比較強。
林超收小油門,使飛機的速度減小一些,不然速度過大,自己的飛機就會衝到目標機前面去。同時拉桿上升高度,佔居有利攻擊位置,在與目標機溝通無線電聯絡後,雙機開始了對轟炸機的攻擊練習。
………【第三章:激戰前夜(三)】………
機場,飛行塔臺上,團長程志擔任飛行指揮員。程志高高的個子,四方臉,長得高大魁梧,戴著墨鏡,手拿話筒,坐在指揮座椅上。訓練參謀、領航參謀、記時員、標圖員等指揮班子圍坐在他的周圍,指揮員坐的位置要比其他人高一個臺階,四周窗戶和頭頂上全是玻璃,便於觀察空中任何方向的飛機和起飛降落的飛機。
今天的訓練內容只有兩個,就是空戰和對轟炸機的攔截。空域內除了張志宏、陳大壯外,還有三對飛機在進行空戰練習,航線上第一批的林超和邱繁榮已經順利攔截上目標,第二批也已起飛,交給師指揮所去引導。
程志在有條不紊地指揮排程空中每架飛機,無線電裡不時傳來空中飛行員相互聯絡的聲音和向塔臺報告的聲音,對於飛行員的報告,及時給與回答,“可以開車”,“可以起飛”,“明白”,簡短而清晰。這時顯得有點清閒,端起杯子喝了口水,點了一根菸抽了起來。
飛行塔臺下的飛行員休息區,還沒有上飛機的飛行員正在作飛行前的準備,有的拿著飛機模型在進行飛行演練,有的靜靜地坐在凳子上思考飛行中的動作和可能遇到的特殊情況,有的在圍著飛行計劃表,檢視自己的計劃,計算著自己上飛機的時間。一切工作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看不出激戰前的緊張、忙亂。
張志宏和陳大壯耳朵裡聽著指揮所和010的對話,他們知道一大隊長林超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