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特殊方式,這是一個親切交流的新型平臺。民意在彙集,心靈在交匯。虛擬的網路湧動真情,無盡的空間心心相印。
“我以為,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和政府廉潔是支撐社會穩定的三個頂樑柱。而在這三者當中,政府廉潔尤為重要。因為只有一個廉潔的政府、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才能夠一心一意促進經濟發展,才能夠採取各種措施實現社會公正。”這是總理的目標,也是人民的願望。
“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語重心長地說,“我希望做到兩點:第一,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為人民的利益獻出自己的一切;第二,就是我和我的政府要盡一切努力,為人民服務。”
兩個小時過去了,提問的帖子超過30萬個,頁面訪問量達到1�5億,100多萬人同時線上觀看影片。
線上交流即將結束時,*說:“我只是帶著心來的,帶著誠意來的,我並不以為每個問題都回答得好。但是我講的話是誠實的,我希望我許諾的事情能夠真正做到!”
網友們紛紛發帖,依依不捨地跟總理道別。
線上交流結束了,但總理親切的話語依然在網路世界裡久久迴盪,一個個帖子反映著廣大網友的真切感受:
“總理親民、自信與坦誠,折射出今日中國開放、*、海納百川的胸懷。”
“老百姓安居樂業方能國泰民安。總理,我們大家一起加油,同舟共濟!”2009年12月27日*總理就當前經濟形勢和2010年經濟工作接受新華社專訪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27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就當前經濟形勢、明年我國經濟工作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社獨家專訪。
採訪開始時,*說,今天接受新華社的採訪,感到非常高興。我想主要談過去一年我們國家是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作為政府總理,應該把真實情況向人民講清楚,這是我的義務。同時應該給人民帶來信心和希望。
接受這次採訪,並不代替我答應的每年要同網民們進行一次線上交流。在“兩會”之前,我還要同網民們見一次面。
隨後,*回答了本社記者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非常感謝您利用週末時間接受新華社的獨家專訪。我想提的第一個問題是,一年來,國際金融危機是我們應對的一個主要課題,可以說應對得驚心動魄,一攬子計劃力挽狂瀾,您親身經歷,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感慨。大家想知道的是,您對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打多少分?您最滿意的是什麼?最遺憾的又是什麼?
2009年2月28日中國政府網專訪(3)
*:過去這一年,可以說是驚心動魄的一年。如果回憶起來,去年冬天的時候,金融危機突然襲擊我國,企業遭受了很大的困難。我記得我看到碼頭上堆積著大量的礦石,這些礦石都是當初用高價買來的,可以用到今年的6月份。當時的波羅的海指數由上萬點猛降至幾百點。11月份,我在深圳考察,然後又到東莞,發現許多企業非常困難。中國最大的一家集裝箱廠竟然一個集裝箱的訂單都沒有,大批工人回家了,許多農民工返鄉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情非常沉重。不知這場災難給中國經濟帶來多大的損失,也不知道它會持續多長時間。
在這種困難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地採取了應對的政策和措施。應該說,透過全國人民一年的努力,我們穩住了經濟,穩定了就業,保持了社會的安寧,這是我心裡感到慰藉的地方。因為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許多工作還沒有結束,現在打分還為時過早。但我們前一階段的工作是有效的,全國人民應該引以為自豪。
應對這樣一場大的危機,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如果我們信貸保持得更平衡一些,結構更合理一些,規模更適當一些,就會更好。我們年中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並且努力加以糾正,下半年的情況有所好轉。因此,我們一定要善於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再接再厲,把應對金融危機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說,今年打多少分還得靠實踐和歷史的檢驗,最終靠人民的評價。
新華社記者:今天是星期天,您沒有到外地去考察,好像有點破例了。來之前我作了一個簡單的統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您到外地考察的次數有36次,而且常常是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時間。我聽說在您身邊的工作人員每到週末或者節假日,總是要提前把行李打好,準備隨您到外地去出差,已經形成一個慣例了。我想在一趟趟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