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收拾”的氣氛。
袁世凱重新得勢,採取“撫剿並用”方略平息革命。深秋時節,袁氏部下北洋陸軍攻陷漢口,即遣人與武昌革命政權談判,但均因袁世凱一方堅持君主立憲而導致破裂。這年底,袁世凱透過汪精衛致函武昌,再次要求進行南北和談,並暗示可設法讓清帝退位,但需舉袁為總統,黎元洪接受了這一要求。
親貴集團,因為連他們自己都知道,他們站在人類歷史的錯誤一邊,人民和歷史遲早會把他們淘汰掉的,他們很清楚*專制在人類歷史上的最終歸宿,他們只是想盡量爭取時間,如果能夠繼續貪汙*,讓自己的家族和利益集團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供他們的子孫後代享受千秋萬代,也就可以了。
北洋系的政治人物,儘管善好使用各種公式化的溫情套語,但他們彼此之間搞權謀,總是人利用人,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工具。他們只不過是用溫情套語包裝其陰謀惡念而已;用“有情有義”來維繫集團的利益;一旦形勢改變,為了自保就相互之間彼此出賣背叛,做盡無情無義的事。那一套伎倆,其實已到了末路!
清廷的法子是:推宕,延遲,預備,或者予以名義,隨便改個官制,就叫做憲政。等來等去,看不到盡頭。俟河之清有日,奈人壽其無多。生命經不起消耗。
可以想見,他們是不是真的要實行憲政。就算它是真的要逐步擴大憲政,要看到全國實行憲政,恐怕少年要等到頭髮白,專制皇權又不知要到多少代了!鑑於在清廷**和謊言所維繫的中國社會,矛盾空前尖銳,他們的這種假改革、真拖延恐怕還拖到下一代就會歸寢史籍了。“立憲之事,既如是繁重,而程度之能及與否,又在難必之數,則不能不多留時日,為預備之地矣”。這一假立憲,換來了真革命。
志士們無論需要經歷多少艱難險阻,決戰*的意志絕不改變。他們堅信:*必敗,自由必勝。清廷逆天而行,已走向窮途末路,而且正在自掘墳墓。經過同盟會椽筆批判的清廷,面臨著建政兩百六十多年來最深刻的合法性危機。
慈禧生前,試圖用高壓來維持自己的權力,她在危機迫近時節的表態,這是她的慣用手法:用變法來提高自己的人望,獲取人望之後,馬上向後轉。
血寫的歷史和鐵鑄的事實證明,清廷冥頑集團是中國苦難的根源,是反人類罪的根源,是社會大悲劇的根源,是社會不公正的根源——這個集團是萬惡之源,是人民的公敵;只有徹底否定他們的專制統治,中國才能擺脫每況愈下的奴隸命運,重建中國文化精神,實現中國人普遍自由、幸福的社會理想。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思想利刃解剖文化虐政(1)
1995年初,陳四益先生因在《讀書》上譏彈出版界貪多求大的虛浮作風,給牽入一場國學熱意義並續修《四庫全書》及《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的爭論之中,前後過程及爭論焦點,收在漢語大辭典出版社《瞎操心》一書之長篇後記裡頭。在由一篇短文引發的一番駁辯通訊中,我們看到陳四益先生那種品評有據、有真是非的讀書人大擔當本色。
就文明進步而言,則今日之文明,莫不自淘汰而來,而在文明與野蠻的搏戰過程中,起伏跌宕,遠非一條直線運作;在很多時候,野蠻的惡勢力更會長久佔據上風,這個時候所進行的淘汰,就是反文明、反進步的逆淘汰了。章太炎先生說清廷竊國近三百年,“傳嗣九葉,凶德相仍”。這當中,自然包括他們對中華文化的殘酷毀損。清初誅滅知識分子九族的文字獄,這幾年言者已多;到乾隆這一代,又興起另一*高峰,乃逆淘汰之重災區,則知者甚少,這場集中而大規模摧折中華文化精神的*運動,在官修《四庫全書》時集中體現出來。
不算曆代以兵燹、水火災害的淘汰,中國古書有十萬種,《四庫全書》收書三千四百多種,只是其中較少一部分。但也已卷帙浩繁,今之讀書人難堪一問了。任松如先生《四庫全書》答問中說“四庫全書之名,讀書稍多者類能知之”。然而究竟知之多少,又大可存疑,一般人充其量模糊曉得它是一部碩大無比的欽定大書罷了,無形中被它的碩大嚇倒,而加以頌禱起來。
陳四益先生髮表在《文匯讀書週報》(1998年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的數萬字長文——《〈四庫〉四記》,即針對“近些年來,由於商業化的炒作,《四庫全書》則被有意無意輕描淡寫地掩飾過去”,這些重大是非問題而寫。
《〈四庫〉四記》就乾隆下詔徵集、編纂《四庫》前後全過程所貫穿的深文周納的手法和陰謀加以透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