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告他,上天派他來人間除魔降妖,又送了一柄寶劍給他。在夢中,另一個年輕人教了他除魔降妖的方法。洪秀全將他叫做大哥。
洪秀全醒來之後,覺得一切都有點不可思議。也是天意,恰巧這時,他遇到了一個英國傳教士,傳教士拼命地向他灌輸上帝的思想,洪天全頓感豁然開朗,他把夢中的老人解釋為天主,年輕人則是耶穌,而自己很自然的便成了耶穌的弟弟。於是屢考屢敗的他便把憤怒全部轉移到正在朝廷掌管大權的滿洲人身上,他相信妖魔就是那些滿洲人,而天主就是要誅殺他們,以拯救世人,迎接天國的來臨。他把自己的這個念想告訴給了他的朋友和親人,他於是組織了一個“拜上帝會”,而且還開始替人行禮。他們的任務就是要誅殺滿洲人。因為後者迷信假神,使中國人沒有機會見到真神。洪秀全甚至於相信,他完全有能力建立一個嶄新的朝代。許多追隨洪秀全起義的太平軍當然不可能清楚後來被自封為天王的洪秀全揭竿起義的真實目的,他們參加太平軍多半有點稀裡糊塗,但更多的人參加太平軍則是像李倉一樣,他們痛恨清朝的*,痛恨清朝把江山社稷搞得瘡痍滿目,讓窮苦百姓怨聲載道。他們想以自己的正義行動感召和挽救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讓清王朝勵精圖治,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根本上說,李倉和那些人仍然在懷念康乾盛世,他們是愛這個國家的,但他們希望這個國家能夠進行一番治理並有所作為。事實上,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作為私塾老師李倉本人來說,他的這些想法難免有點幼稚和可笑,甚至太過書生氣了。但他心裡確實是那樣想的,當跟隨太平軍打下他加入隊伍後戰鬥的第一個城郭後,在硝煙滾滾的城樓上,他竟然抱著象徵著清王朝的金龍旗像死了親爹孃一樣痛哭流涕,一聲聲喊著:“皇帝老爺,小的李倉真的不是有意要與你為敵作對,李倉實在是出於無奈的呀!”
第二章(2)
李倉說著,已經淚流滿面,他隨手把金龍旗從旗杆上摘了下來,小心翼翼地疊好,然後非常虔誠地藏在了自己的懷裡,從此,他把金龍旗看成了自己的生命,形影相隨,那是後話。
其實,不管是出於任何一種目的參加太平軍,清朝政府是都不可能買你的賬的。就像是一個竊賊,只要是你偷了人家的東西了,你就已經是一個賊,人家可不管你這個賊是善良的或者是不善良的。作為清政府來說,他們已經完全把那些人當成了叛賊。是叛賊就要圍剿,就要*,清政府幾乎為這支農民軍費盡了心機。太平軍攻下武昌後,清朝政府一片恐慌,號召各地舉辦團練,發展地方武裝力量,對抗太平軍起義,並希望用各地武裝力量協助正規軍抵制太平天國革命。正在湖南老家服母喪的曾國藩所創辦的湘軍,便成為日後*太平軍的重要力量。太平軍從在廣西金田村宣佈起義到在天京徹底潰敗,一共歷時十三年。為什麼太平軍會消亡?德國人*早已有置評,他說太平軍除了改朝換代外,他們沒有給自己提出任何任務,他們給予民眾的驚惶比舊統治者給予的驚惶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僅僅是用醜惡萬狀的破壞來對立與停滯腐朽……
作為李倉,他一點也沒有想到等革命勝利後的那一天如何去享受什麼榮華富貴,太平軍的搶掠殺戮就已經讓他深深地失望和震驚,那絕對不是他想象中的新世界,新天下。在當太平軍兩年的日子裡,他幾乎天天噩夢不斷,“殺盡不平方太平”完全是一個空洞卻非常殘酷的藉口。他實在已經無法再呆下去了,他甚至已經看到了太平軍最後的悲慘結局。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最終還是選擇當了逃兵。為了不讓自己暴露目標,離開太平軍時,李倉除了隨身那面金龍旗外,什麼都沒帶。他飛一般逃離那裡,又一口氣跑出十來里路,然後離開官道上了山。他不敢走官道,走官道不安全,那是基於兩種考慮,一是害怕碰上太平軍,那時他就麻煩了,太平軍必然要把他給抓回去。第二要是碰到清軍,他就更是死路一條了。因此,只有走山路才最安全了。南方多山,山山相連,林深草密。山上有羊腸小道,李倉憑著感覺,順著一條又一條的羊腸小道一直往南走。南方的盡頭,那裡有藍天白雲,有鳥有花有青山綠水,那裡就是自己的家了。家雖然很貧寒,家裡卻依然有他牽掛和牽掛他的妻兒老小。
李倉的妻子叫蘇文淑,是一個相當賢惠的小腳女人。蘇文淑的家在離唐山凹村不遠的一個村子裡,是一個大戶人家。蘇文淑的父母在蘇文淑四歲時就替她纏了腳,女子纏足在清朝時非常普遍,父母們都指望自己的女兒長大後嫁個好人家。如果論家庭條件,李倉怎麼說也娶不到蘇文淑的,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