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但是但在原則問題上,他是絕不含糊的。在工餘時間,他從不要求管理人員到家做客,也從不接受他們的邀請。
一次,飯店一位經理與顧客發生了爭執,居然還大吵了起來。希爾頓知道這件事後,立刻辭退了這位經理。雖然這位經理業務能力很強,為飯店作出過不小的貢獻,但希爾頓並沒有姑息他,而是嚴格的執行了規章。希爾頓這種說一不二的性格,使得許多員工都認為他是一個特別嚴肅的人,所以都很尊重他,希爾頓在酒店中的威望與日俱增。
正是這種保持適度距離的管理,使得希爾頓的各項業務能夠芝麻開花節節高。■
與員工保持一定的距離,既不會使你高高在上,也不會使你與員工互相混淆身份。這是管理的一種最佳狀態。距離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則來維持,這種原則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既可以約束領導者自己,也可以約束員工。掌握了這個原則,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訣之一。
除了在管理上,做生意也是如此。有的時候對人過渡熱情,卻沒有任何效果,甚至會招來反感。我的一位朋友就經常抱怨:三番五次地接到通訊公司發來的服務簡訊,說什麼你剛才撥打的電話彩鈴非常好聽,要不免費試用兩個月?弄得他煩不勝煩。
第1章 為什麼不能總對別人好3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美容店、理髮廳給愛美的女士極力推薦美容新產品,推銷辦理各種會員積分卡、消費卡;影樓拍攝照片,店員極力推薦所謂的 “優惠套餐”,並想盡辦法讓你增加洗片數量;到銀行辦理貸款,櫃員費盡口舌要你辦理某種理財業務;進入超市購物,服務員極力推薦某種洗髮產品等等。
在市場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對商家來說,顧客是上帝,你必須提供熱情的服務。但是,倘若“熱情”過度了,便會使消費者覺得毫無真誠可言,甚至引來反感。這種看似的“熱情”,實則比冷淡還難以令人接受。
熱情過度的服務,難以收到商家預期的效果。隨著廣大消費者對產品認知的心理越來越成熟,絕大多數人已不會憑一面之詞的誇讚就相信某一種產品了,他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越來越成熟,選擇商品更加理性。
從消費者的心理來說,人往往都具有一種天生的逆反心理。你越講得好,越吹得天花亂墜,他反而會產生懷疑,最終導致對這一產品不信任甚至厭惡。
所以,不妨改變一下策略,有的時候創造“熱情”,不如點創造“距離”,保持點“神秘”。我們來看一個經典的例子。
■出版商為了讓J&;#8226;K&;#8226;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和火盃》取得轟動的銷售成績,特意製造了媒介、書迷和作者的距離感,取得了不同凡響的收效。出版商是怎麼製造距離的呢?
原來,出版社在出版前全面封鎖訊息,書籍的標題、篇幅和價格保密到發行前兩週。不贈送供評論用的贈閱本,不允許採訪作者,因為擔心考慮不周導致洩露而推遲譯成外文版本。
首發日之前,刺激性的情節細節,包括關鍵人物之死和哈利的性喚醒一點點透露給垂涎已久的記者團。要求印刷商和銷售商簽訂絕對保密的協議。經銷商則受到嚴格審查,不過有些被允許僅僅在“哈利&;#8226;波特”即2000年7月8日前,在限定的場地短時間內展示令人眼饞的冊數。
當時,幾冊新書樣本“無意中”由西弗吉尼亞州最偏僻的一家不知其名的沃-瑪特連鎖店售了出去,不過其中一個“幸運的”孩子被全球媒體長篇累牘地加以跟蹤報道,並刊登在了備受關注的每個頭版的顯著地位。
經過這一系列的舉措,拉大了書迷們和書的距離,從而使書迷非得到不可的情緒更為狂熱。到頭來,該書的普遍暢銷就不可避免,出現在了雜貨商店到路邊餐館的每個地方。■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該書在出版之前,就過渡熱情的接受各種媒體的訪談,毫無保留地披露書的內容,恐怕書迷的熱情一定會隨之降低,不會出現如此瘋狂熱銷的情況。
所以,巧用距離感來操縱員工、顧客的心理,不失為一種策略。只要運用得到,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透過距離,讓愛情保鮮
你是如何處理和愛人之間的關係呢?是把對方緊緊拴在身邊?還是給彼此一些自由空間?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讀讀下面這個故事,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一個女孩問她的母親:“在婚姻裡,我應該怎樣把握愛情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