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敗”,“平天下指數”、“全交往指數”。
 ; ;'返回目錄' ;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現代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既不會獨立地產生於單獨的物質文明,也不可能自發地產生於單獨的精神文明之中,而是這兩者相結合的產物。形象地講,政治文明是人類社會“物質——精神”文明雙輪的聯動主軸。 總體而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必須遵循“人的全面發展”和“人類共同發展”的本質要求,物質產生和精神生產都必須透過“人”這個主體而發生作用。政治恰正是對作為“各種社會關係總和”的“人”的全面管理。從宏觀上講,可以分為兩個互為聯絡、不可分割的主要方面:治政領域和行政領域。以治政與行政為核心的政治理論及實踐的發展和積累,即構成了現代意義上的政治文明。  '返回目錄'  
一、政治文明是“物質——精神”文明雙輪的主軸(1)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當今人類文明的兩個驅動輪,而政治文明則是其主軸。一般而言,物質文明源於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運用生產資料進行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其核心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精神文明源於精神產品的生產,是人類透過實踐和交往進行的改造主觀世界的活動,其核心是交往的不斷擴大。在今天,物質生產的高度發達和全球市場的融合必然帶來精神交往的全球化,不僅僅物質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精神文明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者辯證統一地構成了我們今天的人類社會。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不是自發實現的,是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由低階向高階發展。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既然是人類發展的共同規律,那麼又如何解釋歷史上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會採取不同的方式發展,而且文明的發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我們認為,自有人類社會產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以來,人類的能動性體現在連線這兩個輪子的主軸——政治文明——之中。一句話:人類社會發展雖然依賴“物質——精神”文明雙輪動力,但若不能把個體差異如此巨大的“人”組成充滿人類尊嚴和文明原則的人類社會,並使得每一個人都能夠自願創造和公平獲得一切可能的“物質——精神”財富,所有的文明成果都是保不住的,一切人類文明前景都只是空�想——這就是政治文明在人類歷史程序中擔當主軸的真正原因。 (一)從“生產關係”向“交往關係”傾斜 政治文明不會獨立地產生於單獨的物質文明或單獨的精神文明之上,而是二者相結合的產物。其原因在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必須遵循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要求,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都是透過人這個主體而發生作用。而政治恰恰是對人這個主體——“各種社會關係總和”的管理。 在現代社會中,以治政和行政為核心,形成了政治和執政的總體框架。治政是國家意志的表達,其操作主體是執政黨,其目標就是“求是”,即能夠制定讓人民群眾自主創造並公平獲得一切“物質——精神”財富的規則和理念;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其操作主體是政府,其目標就是“求實”,即必須保障前述規則能夠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取得實績。治政與行政的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和積累,即構成政治文明。應當說,社會形態的差別主要在於政治文明,而由於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政治文明採取的價值尺度的不同,因而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政治文明。本書的研究重點在於治政領域,即執政黨建設的關鍵環節。 在生產力極不發達、全球市場尚未形成之前,政治文明集中體現在對於生產關係的調節上,即由當時的經濟形態、所有制關係、交往形式以及由此產生的意識形態所決定。 迄今為止,政治文明產生了三個最重要的價值尺度,即現實生活中執掌政權者用於維繫社會穩定局面的“執政尺度”:一個是以生產資料佔有的宗法關係為基礎的等級權力,我們稱之為第一尺度,由此而產生的等級制度是政治文明的初始形態,對生存空間的爭奪是這一政治文明的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一個是以物質生產交換的契約關係為基礎的財富權力,我們稱之為第二尺度,由此而產生的階級對立是政治文明的中間形態,對發展機遇的競爭是這一階段政治文明的主要形式。而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全球化時代,政治文明則開始從生產關係向交往關係傾斜,即隨著全球化市場的產生和世界人民頻繁交往的出現,由此產生了政治文明的第三尺度:以人的充分溝通與理解為基礎的“公民志願”,並以尋求天下競和為主要形式。我們認為,在全球化的“初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