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轉向聽從集權君主的等級治政。中國古代的皇帝是透過玩弄“君權神授”、“自稱天子”的把戲完成這一次轉移的,而西方社會則在很漫長的時代延續政教合一的格局,其本質也是藉助所謂神權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進行統治。第二次轉移是從“君命”向“資本”的轉向,即由聽從集權君主的等級治政轉向聽從掌握資本的富人的資本治政。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西方的金錢選舉以及人們深惡痛絕的“黑金政治”,都是資本治政的必然產物。第三次轉移是從“資本”向“志本”的轉移,即由聽從掌握資本的富人轉向聽從人民志願的志願治政時代,政治選票、民意反饋、輿論監督和志願行動均是其主要表現形式。 (三)“以人為本”就是贏得民心、志願參與、平治天下 中華民族經過近百年的革命、改革與建設的洗禮,已經基本打碎了等級治政的社會基礎。倘若還有人如袁世凱那樣復辟稱帝,一定會被人們認為是痴人說夢。但是資本治政的思想卻充盈其間,“第二尺度”的社會基礎卻還非常厚實,嚮往靠錢去統治他人的大有人在。因此,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目標就是要扭轉由於生產力不發達、社會財富不能充分湧流而帶來的單純由物質利益所決定的治政尺度,把目光轉向人自身的生產,並在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之上主動拓展“交往形式本身”(馬克思語)的生產,最終達於“人的解放”,真正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發展。 當今世界雖然發展還很不平衡,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之間還存在巨大的鴻溝,但作為社會總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社會總財富已經極大的豐富——按照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史蒂芬·羅奇在2003年預測報告中所說的那樣,目前全球年經濟總量為32萬億美元,對於61億的全球人口而言,人均GDP近5000美元,約是我國目前的7倍左右,再加上科學技術的一體化和經濟制度的並軌化,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集團、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生產和交往已經發展到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地步,因而使得以所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係的調整已經不能完全適應今天的形勢。轉向調整以全球化背景下公民志願和文化觀念為基礎的交往關係,這才是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尤其是政治家面前最現實的問題,也是未來全球化社會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 (四)“公民志願”成為全球化社會中人與人的最重要的交往尺度 全新的政治格局不是在競爭的對抗的基礎上產生的“爭”的格局,而是在競存的溝通的基礎上產生的“和”的格局。靠大棒加金元征服世界的霸權政治舊時代即將過去,靠贏得民心志願參與平治天下的新紀元即將開始。 民心向背,天下分合,是迄今為止人類政治文明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二者是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內在本質而言,另一個是就內在本質的必然結果而言。當我們拋開等級和資本決定我們命運的迷障之後,民心所向,天下大同之理想,終於現出其曙光。可以斷言,人類文明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步入“全球公民社會”,對“公民志願”的科學管理和有效調控已作為最重要的平治天下的方式登上歷史舞臺。如何認識它,適應它,駕馭它,則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以“公民志願”為基礎的、以人為本的平等對話和自由溝通將成為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全球化社會中人與人的最重要的交往方式,其價值核心將取代“等級權力”和“資本權力”而成為人類政治文明的“第三尺度”,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它將引導人類進入政治文明能夠真正順應“民心向背”與“天下分合”的新時代。 如果說“人的解放”是人類文明的終極關懷,那麼,以“公民志願”為本則是必由之路,以人為本是其必經之途。只有這樣,政治文明才能帶動整個人類文明達於光明的彼岸——人類歷史發展的洪流,才能在“第三尺度”的天平上重鑄政治文明。  '返回目錄'  
二、現代政治文明執政主體與其環境的關係(1)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現代政治家都不約而同地對如下問題進行過思考:為什麼迄今為止“政治沒有超出過權力紛爭的格局”?韓國總統盧武炫在發表就職演說時,提出要結束這樣的時代,曾使其民眾熱淚盈眶。可是今天,其人仍不免又捲入了黑金政治和權力紛爭的漩渦。 那麼,我們究竟能否走出“權力紛爭的格局”這個怪圈? 回答是肯定的。因為超越權力紛爭是現代政治文明的起點,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徵,也就是治政要著力研究和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組織主體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