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準備,它的成敗對整個事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考慮不周全、佈置不周密,就貿然行動,就很容易造成執行不到位,甚至帶來比不執行更糟糕的影響和後果。
如果能夠及時注意到執行中的變化,迅速作出調整,找到解決的方法,那麼即使出現了問題也不用害怕,也能保證執行到位。
海爾產品過硬的質量一直是有口皆碑的,但有段時間,卻有一些顧客反映:
“為什麼送到我家裡的產品外表有損傷?”
。。
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2)
因此海爾的部分產品還被客戶退了回來。
儘管有“外傷”的產品是極少數,但這還是引起了海爾的高度重視,並專門派人到了發貨現場,跟蹤裝車、運輸的全過程……
很快,原因就找到了:產品的“外傷”是由於包裝箱凸凹不平引起的。
於是,海爾立即對包裝箱進行改造,很快將問題解決了。
儘管海爾的產品沒有任何質量問題,而且有“外傷”的也只是極少數。但對於以高質量、高服務著稱的海爾來說,任何一點不完美都可能影響顧客的信任,甚至影響企業的聲譽,所以海爾並沒有忽視這樣的小細節,而是及時將問題解決了,以保證每一個環節都執行到位。
要避免因執行不到位而引起前功盡棄,就需要做到:
(一)執行之前,制訂細緻的計劃和進行周密的佈置。
(二)對執行者進行全面瞭解,以確認他是否就是這次執行最合適的人選。
(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執行不到位,為對手贏得了先機
執行力就是競爭力,在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的今天,執行一旦不到位,就會為對手贏得先機,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著名手機生產商摩托羅拉就曾經因為執行不到位而讓對手獲得了先機,如2002年彩屏手機熱銷,摩托羅拉卻未能大批生產,致使部分市場份額拱手讓給了對手三星。
在競爭中,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執行不到位,就會給對手留機會。
但反過來,如果能夠執行到位,比對手先行一步,那麼劣勢就可能變為優勢,贏得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機會。
2002年,受莫斯科一家運營商的邀請,華為的幾名員工來到了莫斯科,他們要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在莫斯科開通華為第一個3G海外試驗局。
當時受邀請的並不只是華為一家,第一家被邀請是一家比華為實力更強的公司,也就是說,華為的員工是受邀前去除錯的第二批技術人員。
這樣一來,他們就和第一批技術人員形成了一種“一對一”的競爭關係。
由於實力不如人家,開始時莫斯科運營商對他們並不是很重視,不僅沒有給他們提供核心網機房,甚至不同意他們使用運營商內部的傳輸網。
由於缺乏基礎設施,對他們開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華為的員工因此壓力很大,他們一直在思考怎樣做得更好,以贏得運營商的信任。
恰好這時候,第一批技術人員在業務演示中出現了一些小漏洞,因此引起了運營商的不滿。
為了彌補這些小漏洞,運營商決定將華為的裝置作為後備。
華為的幾位員工緊緊抓住這個機會,夜以繼日地投入到工作中,最終向運營商完美地演示了他們的3G業務。
看完演示之後,運營商禁不住豎起了大拇指,立刻決定將華為的3G裝置從備用升級為主用。
就這樣,對手的失誤和執行不到位為華為贏得了機會。
在這裡,華為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而更讓我們反思的是:在競爭中輸給華為的那家公司,前期也做了許多工作,僅僅是由於在演示中工作不到位,導致被華為抓住了機會、贏得了專案,於是,前面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
這不正是“執行不到位,不如不執行”的生動寫照嗎?
華為的成功,也是格外值得我們學習的。華為的員工之所以能將劣勢變為優勢,關鍵在於:
(一)將對方的缺陷變成自己的優勢。
(二)抓住機會、迅速行動。
(三)以強大的團隊合作精神取勝。
執行不到位,會陷於自造的陷阱
一邊重複再重複、強調再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一邊卻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最終陷入了自造的陷阱,釀成了重大的安全事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