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頁)
充分顯示了我們國家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其實是一種對事業和工作最負責任的精神,它與航天集團推廣的“零缺陷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執行要到位,責任先到位(4)
我曾多次應邀到航天集團做執行力與創新力的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我表示非常希望瞭解到航天集團抓執行的經驗。航天一院即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梁小虹先生送給了我們一本他的著作——《航天精神》。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
一次,航天某型號的研製工作遇到了挫折。而之前,大家工作得非常有信心。
誰也沒想到,結果給大家開了一個任何人都難以接受的玩笑:飛機試驗失敗了。
經過調查發現,是因為航天工作人員在一個小小的細節上出了問題。
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時任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長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的李繼耐同志來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並在工作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多角度地指導工作。他在講話中要求,航天科技工作者要做到三個“要吃透”:技術要吃透;狀態要吃透;規律要吃透。
同時提出三個“再認識”:對各項工作從源頭抓起的再認識;對採用成熟產品和成熟技術的再認識;對產品測試和質量控制方法的再認識。
為了在工作上做到“嚴細慎實”,為了保證落實到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又細化制定了很多質量措施:例如幾乎每位航天員工都知道質量管理的“72條”、“28條”和“雙五條歸零標準”等制度。
這“歸零”標準正是他們的“零缺陷管理”原則。
把缺陷降到零,這條原則真正體現了偉大的“航天精神”。而“神六”的上天,正是我國航天業的“零缺陷”精神的具體體現。
梁小虹在《航天精神》中寫道:
航天工程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又任務重大的工程,不管是哪一個環節或者哪一臺裝置出了問題,也不管問題是多麼的小,都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安全,其後果甚至是毀滅性的。
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陳炳德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所視察工作時,對科技人員這樣說:要瞄著目標找工作,盯著問題抓落實,對著標準找不足。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是能力,記錄問題是黨性,認識問題是素質,解決問題是政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