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出場了。他比黛絲整整高出一頭,金髮披肩,雙目圓睜,活像一位中世紀憤怒的騎士……
“好!〃卡耐基說了一聲,〃現在請西林、博卡、霍恩、邁克、詹妮都加入我們的劇情的發展〃。
於是,要求與比爾決鬥的詩人,旁證的公證人,急不可耐的唆使者,極力斡旋要求和解者紛紛出場……
戴爾·卡耐基的設想又一次變成了現實,他後來把這種方法納入卡耐基教程,取名為《自我發現》。
當晚,憂鬱小室一片歡騰,各人都為自己輕而易舉地就進入角色而把劇情推向高潮興奮不已。
戴爾·卡耐基後來回憶起在美國戲劇藝術學院接受學業的那段時光,一再提到在憂鬱小室裡度過的美好時光,並且一再談及西弗爾提斯小室中自己所受到的啟迪。
人生是非常豐富而充滿激情的舞臺,每一種生活的嘗試都是對自己人生的體驗。儘管卡耐基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中斷他的藝術生活,但這一段人生經歷對他而言仍然是寶貴的財富。他在以後的生活中,對藝術的追求並沒有放棄。雖說不能直接參與表演,但他對藝術的鐘愛之情不減。他寫了不少有名藝術家的傳記。從這些傳記中我們還能感覺到卡耐基的藝術追求和人生感悟。下面選摘他的幾篇傳記。
1.好萊塢影星嘉寶
據我所知,有兩個很著名的人物,都曾在理髮店內工作過,他們知道如何把肥皂和水攪和,怎樣塗在顧客的臉上,然後等待理髮師颳去顧客們的鬍鬚,這兩個人是嘉寶和查理·卓別林,他們曾因生活所迫,做過這種職業。
嘉寶初到美國時,還只是一個十九歲的少女,離開了祖國瑞典,孤單地踏上她羨慕已久的〃金元國〃,沒有一個人認識她,何況她又不會說英語。
可是,經過了十幾年,她已是世界最負盛名的婦女之一了。
幼年時代的嘉寶,已充分表露出她那神秘的個性。她最恨拘束乏味的學校生活,所以常想逃學,有時到了學校,趁教師不防,就偷偷溜了出來,跑到戲院後面的走廊上看戲,她知道站在這裡是不必買票的。當她看得興奮的時候,往往就會急忙跑回家中,取出平日玩耍用的水彩塗個滿臉,說是模仿普薩瑞哈特(法國著名演員,1844—1923)。
她父親在她十四歲時死了,使得家境日漸貧困,她也就此輟學,到一家理髮店工作。不久,她又轉到斯托克荷姆一家商店的售帽部成為其職員。
為了促銷,這家公司的售帽部決定拍一部宣傳帽子的影片,嘉寶正巧被選為模特兒。這原是一件極平凡的事情,可是誰也沒想到竟使她從此脫離了黑暗,開始走向光明之路。甚至嘉寶也說:“這是做夢也想不到的。”
原來,這一部宣傳帽子的影片,被一位著名的導演看到了,他覺得其中的模特兒嘉寶很有拍戲天才,尤其是那種近似神秘而又帶有天真的誘惑力,更是難能可貴,所以他竭力慫恿她放棄現職,進入戲劇學校,將來必有驚人成就。這時候,嘉寶才十六歲。
要嘉寶放棄已有固定薪金的職業,再花錢進入戲劇學校,確是件困難的選擇,要是沒有遠大眼光和相當勇氣,一般人不敢作這樣的選擇,但嘉寶相信自己的能力,並認為一定有成功的希望,於是聽從這位導演的鼓勵,毅然地辭了職,開始向理想目標邁進。我們相信,要是沒有這位導演賞識嘉寶的天才,恐怕嘉寶還只是一個售帽部職員。
有一次,瑞典名導演馬萊斯·史蒂勒請戲劇學校選派一個女孩子,讓她充任某部影片的配角,嘉寶榮幸地獲得了這個機會。她那時候不叫嘉寶,而是叫做葛絲塔福生,因為這個名字太缺乏詩意,又不動人,而且不容易記,所以,這位史蒂勒導演就替她取了個令人心醉的名字:嘉寶。
嘉寶是一個世界聞名的神秘女郎,凡是和她一同工作過的人,都承認她是神秘的,隨便舉些例子吧:華萊斯皮雷雖然和她在同一個公司裡當演員好多年,可是,從來沒有遇見過她。尤迫使他驚奇的是,他和她同拍過一部〃大飯店〃影片,以為這一次肯定可碰到她了,結果還是失望。原來,他們被派在不同的場景下工作,而這些場景又不是在同一時間拍攝的,當然他沒辦法見到她了。
有一次,美國最著名的評論家亞莎·白利斯伯特地到好萊塢,希望參觀嘉寶拍戲,卻被這位瑞典小姐乾脆地拒絕了。她說:“我很欽佩白利斯伯先生所寫的文章,不過,有他在場,我就不能拍戲。”
更有趣的是,有時嘉寶拍戲時,甚至請求導演離場,這無異是在說:除了攝影師外,再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