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有一次,戴爾·卡耐基正練習自己的一篇演說稿,神情專注,還不時夾雜著手勢。這時,附近的一位農人見此情景,以為出現了一位瘋子,立即報告了附近的警察,當警察氣喘吁吁地跑來時,戴爾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不斷地努力,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一九○六年,戴爾·卡耐基以《童年的記憶》為題發表演說,獲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說家獎。戴爾在中學時代就有過寫作的夢想,這篇講稿是他寫作的一次嘗試,他把自己完全假想成另外一種角色的講稿至今還存在瓦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的校志裡。
戴爾·卡耐基在學院公眾演說賽中的獲勝,是他走向成功的新的開始。
由於卡耐基取得了成功,他的經驗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許多學生紛紛找到他,請求接受演說訓練,這恐怕是卡耐基後來教學課程的雛形。
最後促使戴爾·卡耐基走上成人教育之路的一個重要因素,恐怕也就是他在瓦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訓練學生的成功。
戴爾·卡耐基在後來的回憶中不無自信地這樣說道:
“我雖然經歷了十二次失敗,但最後終於贏得了辯論比賽,更為激勵我的是,我在學院訓練的男孩贏了公眾演說賽,女孩也獲得了朗讀比賽的冠軍,從那一天氣,我知道我該走怎樣的路了……”
1908年,戴爾·卡耐基雖然仍舊很貧窮,但情況已有很大變化,與兩年前進入師範學院時已有天壤之別了。
他已成為全院的風雲人物,在各種場合的演講賽中大出風頭。全院的師生固然對他刮目相待了。
但卡耐基不滿足於此,他要走出學院,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演講影響。
戴爾·卡耐基決定赴波斯頓的原因當然與他少年時想當一名演說家的夢想有關。而這個夢想的形成,卻與瓦倫斯堡學託擴湖教育性集會的啟示密切相關。
學託擴湖教育性集會始於1873年紐約的學託擴湖,是一種充滿宗教意味的成人教育課程。到1878年,該課程已為一般大眾所接受。教師、牧師演說家雲集這裡教授文學、科學及宗教學。
1903年,戴爾·卡耐基目睹了學託擴湖演說者在瓦倫斯堡的一次演說。
那位演說者是位旅行家,他以雄辯的技巧,扣人心絃的故事深深地影響了少年戴爾,有幾句演說詞戴爾一生銘記:
“一個農村男孩,無視貧窮,他甚至不顧眼前的一切而努力奮鬥,他一定會成功的!〃演說者說完便問聽眾:
“誰將是那個男孩呢?”
接著他又自問自答:“各位先生、女士,你們正看著他呢?”
演說者的手指順便指了一個方向,但戴爾·卡耐基覺得正好指向了他自己。
從此,演說者優雅的風度,雄辯的技巧在戴爾腦海中生根發芽,最後他明白了,原來自己也在夢寐以求地想當一名演說家。
在經歷了失敗的推銷員生涯後,卡耐基心中已描繪了自己的未來。他對自己說:
“既然我決定放棄工作,努力寫作,我就應該有好的心態審視自我。我要像太陽一樣燃燒,照亮黑暗的街道上的行人,我得努力尋找一條展示自我的捷徑。在未來的日子裡,我要靈活地面對生活,開創一條全新的成功之路,讓我的天賦發揮到極致。”
這是卡耐基的生活宣言,是向自我的挑戰。
一天晚上,卡耐基正趕往自己的住所,走著,走著,他突然發現這條街上雖然很多門戶都關了,可是人很多,有些不同一般的熱鬧。而且還有許多來來往往的腳踏車和高聲談笑的人群。卡耐基一眼就瞧見一座五層樓的房子附近有很多來往的人,他走過去想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卡耐基走得越近看得越清楚,他還看到一些年輕人、中年人聚在一起,男男女女地混雜著,彷彿在討論著什麼問題。
走近樓房前臺階,他正要靠近人群,看個究竟的時候,身邊傳來了〃嘿,你好!〃的聲音,有一位金髮女郎對他微笑著。卡耐基趕忙側過身子,正對著她。
“尊敬的紳士,請問你是否聽過今天的營銷課?我想弄清楚那些所謂的'商業'理念是怎麼回事兒!〃金髮女郎滿臉謙虛好學地望著瘦高的卡耐基。這個提問沒有難倒卡耐基,他的大腦在飛速地轉動著,他一下子抓住〃商業理念〃這個詞,發表演講似地滔滔不絕地說起來:
“工業化、都市化及外來移民三大力量造成了我國商業的蓬勃發展,紐約現在早就成了全美的商業中心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