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想到了襄陽的劉表。
一, 劉表是劉氏宗親,一定願意替朝廷出力。 二, 劉勳所依靠的不是過南陽的袁術,而袁術正是劉表的近敵。 三, 孫堅剛剛戰死,劉表應該是雄心高漲,勇於進取。 劉表接到陸康的求援信,果然願意出兵,派大將蒯越和蒯良率領兩萬大軍,來攻打廬江郡。在此之前,陸康秘密佈置親信,準備接應劉表的大軍,自己則向劉勳辭行,表示疲於仕途,欲告老還鄉。
劉勳當真了,十分高興,好言相慰,以金銀相賜,恭送出城。
荊州兵馬剛剛大敗孫堅,士氣高昂,來勢兇猛,又有陸康的親信做內應,很快就連克數縣,軍威大振。劉勳內外受敵,急忙向南陽的袁術求救。
孫堅戰死,袁術情緒十分低落,不想此時與劉表大動干戈,對增援廬江猶豫不決,等到他下決心出兵時,已經晚了。援兵未到,宛城就被內外之敵攻破了。劉勳見荊州將士越戰越勇,決心暫避其鋒,儲存實力,就率眾離開廬江,來投奔袁術。
陸康大功告成,重新執掌廬江郡之後,一方面安撫廬江民眾,大幅減稅,一方面廣招四方的流民,組編成自己的部隊。劉表贈給陸康大量軍械,希望陸康能在廬江生根,牽制袁術。
陸康雖是保皇派,但周異已死,他與周家的關係漸漸疏遠。他是靠劉表的支援,才得以重新執掌廬江的,而劉表和孫堅一直是死敵,周瑜是孫堅的義子,陸康對他自然不會好,但陸康念在與周異相交一場,也不為難周瑜。
周瑜很明白自己的處境,只好夾著尾巴做人。
但是,陸康的好景不長,劉勳一心想奪回廬江郡,袁術也不甘心讓劉表得逞。
“陸康是劉表的一條狗,爬在我身邊,隨時都可能咬我一口。”
誰去討伐陸康呢?劉勳當仁不讓,但孫策也極力遊說袁術,願意去攻打陸康,條件是將他父親孫堅的舊部歸還給他。
袁術見孫策威風凜凜,力能舉鼎,又精通兵法,還勝其父當年,是袁術麾下的第一勇將,經過再三思慮,就派了孫策,還許諾說,如果孫策攻克了廬江,就任命他為郡守。為了出師有名,袁術找了一個陸康不可能答應的藉口:他以討伐徐州為名,向陸康借三萬斛糧食。陸康當然一口回絕了。
守衛廬江的陸康至少有兩萬人,孫堅的舊部不過五千,即使打敗了陸康,孫策也是慘勝。孫策在袁術帳前,十分苦悶和壓抑,渴望領兵在外,伺機自立。古今戰例,以少勝多的並不鮮見。孫策決定搏一回。
周瑜在舒縣,聽說孫策領兵來攻打廬江郡,又驚又喜,恨不能一下子飛到孫策身邊,鼎力相助。
義父待我恩重如山,我和伯符情如手足,伯符當此危險之際,我若不到陣前效力,就不是人了。但是,陸康若是知道了我去幫伯符,他在兵敗之際,很可能會殘害我的家人。帶著家人一起走,目標太大,很容易被發現。
想來想去,周瑜決心喬裝潛行,到了孫策營中,也隱藏形跡,只要謹慎小心,不會被陸康發覺。周家的人太希望孫策能佔據廬江郡,都不反對。
周瑜在出發前,見了小喬一面。
“你千萬要等到我和伯符打回來,還有你姐姐。我和伯符才是當世的少年英雄,曹昂和盧義算什麼?只是憑著家族的勢力而已。”
“你們真的能嗎?聽說伯符的人馬並不多。”
“能,一定能。”周瑜握緊了小喬的手,“我和伯符一想到你們姐妹,就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小喬臉一紅,伸出纖纖玉手碰了一下週瑜的嘴唇,又放在自己的唇邊,樣子可愛極了。
“吻你。”
周瑜禁不住痴住了。
周瑜很順利地在離宛城不遠的途中,找到了孫策的大軍。陸康絲毫沒有覺察,他和周異是好友,卻對周瑜十分厭惡,不相信周瑜有何才幹。
孫策和周瑜相見,久久相擁無語,雙目含淚,心中的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
周瑜化名“王俞”,在軍營中任書簿,深入簡出,只有程普和黃蓋等幾員孫家老臣,才知道周瑜的底細。
“我這次也是拼死一搏,時刻都有如臨深淵之感。”孫策這樣向周瑜介紹:“前有陸康的重兵防守,後有疑心重重的袁術,旁邊又要防止劉勳的暗箭。”
“劉勳的暗箭?”
“劉勳在廬江有著極大影響,在我出兵之前,他就潛回廬江了。我擔心即使打敗了陸康,這廬江郡也到不了我們兄弟手中。”
“劉勳敢怎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