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4 頁)
寫給曹操的親筆信,可以證明他確有害將軍之意。”趙馗將一信呈給孫策,“許貢的字很有風格,很容易辯認。”
孫策接著信一看,只見信上寫道:
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若被詔,不得放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這封信是真是假。”孫策問。
“不錯,這封信確是我寫給曹操的。但是,這不是陷害,只是為了天下百姓,也是替將軍著想。將軍進京,擔任要職,中興漢室,名垂千古,有何不好?”
“那你為何不寫給別人,偏偏要寫給曹操呢。
“曹操乃是漢室丞相,好比周公,輔佐弱主,掃除各地叛亂,上順天意,下順民心。”
李術冷冷地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何況孫將軍哪一點不如曹操?孫將軍起兵時年僅21歲,獨自率兵渡江南下,短短三四年間,就奪得丹陽、會稽、吳郡、豫章、廬陵、廬江等郡,佔據江東大片土地,雄霸一方。這等英雄氣慨,天下無一人能及。當年曹操領兗州牧,奠定基業時,年已38歲,袁紹奪得四州時,也已經37歲。如果天下非要選一個周公,也輪不到曹操。”
這一番話正說中了孫策的舒服處,他至始至終將話聽完,面露悅色。
這話說的一點不錯,我的英雄氣慨,天下何人能及。曹操和袁紹快到四十歲的時候,才割據一方,我到他們的年紀,就統一天下了。
孫策還是很和藹:“許公的好意我知道,中興漢室,也是我的訴求。”
“那我就放心了,將軍神武,不輸於項羽,若能匡扶漢室,乃天下百姓之福。”
許貢一走,孫策臉上的笑容隱去,殺氣呈現。
李術見狀,趁機進言:“將軍,許貢和曹操很有交情,曹操若是佔據江東,許貢至少能重登吳郡太守的寶座。許貢在吳郡任職數年,人望不錯,黨羽不少。曹操無時無刻不想攻打江東,只是北有袁紹等人,他無力南侵,只好借朝廷之名來安撫我們,這分明是緩兵之計。”
他頓了頓,接著說:“漢室名存實亡,各地英雄無不想取而代之,這也是天意。將軍神武英明,與世無匹,就不想嗎?許貢不識時務,逆天而行,這種人遲早是將軍的絆腳石。”
自起兵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