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4 頁)
“那他是想借荊北之地了?”周瑜臉沉下來,“真是高招啊。”
魯肅急忙道:“劉皇叔說,當初他繼任荊州刺史時,我們曾協定荊南四郡由他指派太守,荊北郡縣則由我們指派官員,名義上他統領整個荊州,實際他能掌控的只是荊南地區。但這些是我們私底下的協議,荊州百姓並不曉得。這次借荊北之地,同樣由我們私底下協議,讓他麾下兵士將領可以分散進駐那些地方,而該處官員仍繼續留任,從表面看,與以前並無二異,既不見‘借地’的情形,荊州百姓同樣也不會曉得。”
“他可真是顧全大局啊,以為自己是荊州刺史,借我們荊北之地就堂而皇之嗎?”周瑜冷冷笑道。
“自古以來,從未聽過有向他人借地養兵的。”孫權點點頭。
“況且這一借,到哪時還啊?”周瑜悶哼一聲。
“劉皇叔說,等他找到新的根據地足以養兵後,就會立刻歸還我們。”魯肅忙道。
“子敬,你真相信劉備會還地?荊州物饒民豐,又為軍事重地,他這一借,等於擁有全部荊州,實現了孔明為他規劃成就霸業的第一個步驟,他還要用這個根據地來西進巴蜀,緩圖中原呢!怎麼可能會還我們呢?屆時開口向他們要,無異與虎謀皮。”
“那該怎麼辦?”孫權皺眉問道。
“主公怎麼和他說的?”周瑜反問。
“我沒有立刻答應他,只說茲事體大,要再考慮幾天。”孫權無奈道。
周瑜沉吟著,忽然望向魯肅:“你覺得呢?”
魯肅愣一愣,欲言又止。
周瑜見狀,心想:子敬必定傾向借荊北之地給劉備,只不知他是否已在我來之前和主公說一番道理了。看主公那個樣子,並不很堅決反對借地一事,這倒令我訝異,主公向來贊同我的建議,怎麼這個攸關江東大業的問題上會如此猶豫不決?莫非是我近日忙著為伐蜀做準備,讓子敬有機會常侍主公身邊,對他說了許多孫劉結盟的好處,使主公對劉備好感倍增?從前我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劉備陣營與孔明身上,忽略了子敬這個與子瑜(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字子瑜)深交,又與孔明情誼深厚的人物,對孫劉同盟所造成的影響力。唉,孔明啊孔明,我想出讓劉備做半個荊州刺史,又有孫夫人就近監視的計謀,不料你居然可以回敬我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