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4/4 頁)
有直接涉及亞洲,英國或美國都不願對日本採取同樣的策略,
① 這裡所說的國際主義,主張和法西斯德國妥協,防止世界陷入戰爭——譯者。
因為日本遠比德國明顯地具有侵略性。與首相內維爾?張伯倫一起策劃慕尼
黑綏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勳爵在 5 月發表評論:“中國正在為所有守法的國
家打一場戰爭,它也附帶地為我們在遠東打一場戰爭,因為如果日本贏了,
我們在那裡的利益必將喪失殆盡。”①這絕不是對日本姑息的語言。儘管英國
人謹防與日本開戰,但他們願意支援中國遠遠超過願意支援捷克斯洛伐克。
同樣,美國人儘管歡呼慕尼黑協定,但他們在亞洲寧願選擇的道路卻不容置
疑。1938 年秋開始了美國向中國提供 2500 萬美元貸款的談判,儘管數額不
大,但卻是美國的首次正式承諾。這筆貸款宣佈前不久,當日本政府發表“亞
洲新秩序”的宣告時,華盛頓和倫敦立即對它進行譴責。雖然英、美沒有聯
合行動,但英國決心使它的立場與美國的立場接近,並讓日本知道這一點。②
蘇聯儘管對日本很謹慎,但對其在遠東的地位信心不斷增強,部分地是由於
中國持續對日抵抗,同時也由於蘇聯從東京的理查德?佐爾格③間諜網得到情
報,日本不準備同蘇聯作戰。④蘇聯領導覺察到,在這個時候給中國巨大的外
援不會冒孤立的危險,並且出現了英美對日本逐漸增加國際壓力的良好時
機,而蘇聯的力量將形成這種國際壓力的一部分。
如果在中國人看來這些是令人鼓舞的跡象,那麼英美在歐洲的綏靖不能
不影響亞洲。當斯大林把慕尼黑協定看作資本主義國家意圖彌合它們與納粹
德國的分歧的明證,在 1939 年春夏不斷離開人民陣線以及與英美的合作以求
與德國和解時,這一點就變得明顯了。這只是權宜之計,以應付西方政府明
顯渴望重新聯合德、意,再次使蘇聯在世界上孤立。儘管這種恐懼被誇大了。
但綏靖與人民陣線確實不能共容。當斯大林與希特勒在 1939 年 8 月簽訂互不
侵犯條約時,含意是明顯的;人民陣線死亡了,而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
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徹底失望了。什麼將代替它呢?綏靖也必然受到傷
害,因為德、蘇之間的條約當然不是英、法、美政府在推動重新聯合時所設
想的。同樣,反共產國際協定也受到打擊;當反對蘇維埃共產主義國家的法
西斯聯盟中的一個成員公開與蘇聯結夥時,這個聯盟就沒有意義了。
對中國來說,這些是驚人的發展。德蘇和解打破了英、美、蘇在世界事
務中合作的希望。此外,由於德國公然蔑視慕尼黑協定,吞併捷克期洛伐克,
並打算下一步進攻波蘭,英美可能要優先考慮歐洲,但與歐洲各國相比,美
國非常不願意以武力抵制德國。對中國來說,唯一的微弱希望是德蘇條約能
使蘇聯把大批部隊調至遠東;包括 1939 年夏沿滿蒙邊境蘇、日兩軍之間小規
模戰鬥的諾門坎事件,顯示了蘇聯在火力上的優勢。
因此,到 1939 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美、蘇 、中很有希
望的合作前景已被更加變幻莫測的形勢所代替。隨著德日關係的緊張,特別
是看到對美商業條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