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4/4 頁)
共存共榮”,
並需要“同情地看待”南京政府統一中國的努力。會議決定不再謀求華北自
治或促進分裂運動。地方政權不再受到支援來鼓勵分裂,相反,日本將試圖
在全中國造成一種互相信任的氣氛。最後,這四位大臣同意可能不得不解散
冀東自治政權和終止走私貿易。對於冀察臨時政府,日本應採取一種公正的
態度以安撫人民。發展華北經濟是 20 世紀 30 年代日本政策的關鍵部分,應
按新方針透過注入日本的私人資本和中國人的資金來實現。第三國的權利將
受到尊重,而與英、美的合作將得到推進。①
這是一個驚人的政策轉變,也是對軍方肆無忌憚的擴張戰術失敗的一次
坦率的承認。不幸的是,它來得太遲了。中國人對日本的親善宣告已完全失
去信任;西安事變已使中國空前團結。現在蔣介石的權威有賴於對日本採取
強硬立場。國際環境也正向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到 1937 年初,全球性
蕭條的最嚴重階段已經過去。那年世界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 1929 年的水平,
而貿易額也恢復到 1929 年以前的程度。對外經濟問題不再支配工業強國的外
交。倫敦、巴黎、莫斯科和其他首都都密切關心防止戰爭。最重要的是,富
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願意改變他在 1933—1937 年間的民族主義的、不合作
的和不一致的外交政策,回到胡佛-史汀生地區爭端國際化的策略上來。他批
評了中立法規,確信美國必須再一次在世界事務中居於領導地位。在內維
爾?張伯倫 6 月出任首相後不久,羅斯福就邀請他來華盛頓共商世界問題。
在羅斯福的支援下,副國務卿薩姆納?威爾斯呼籲召開一次國際會議,以制
定世界各國均須遵守的基本準則。儘管這些建議毫無結果,但它們表明了美
國開始重返國際舞臺。②
在歐洲,國際主義的復甦在 1938 年慕尼黑協定裡達到了頂峰。像威爾斯
所描述的那樣,“該協定似乎要在公正和法律的基礎上建立世界新秩序”。
正如 1931—1932 年的東亞,1937—1938 年是新國際主義——有時被稱作‘綏
① 《現代史資料:日中戰爭》。
② 阿諾德?A。奧夫納:《美國的姑息政策:美國的對外政策與德國,1933—1938 年》。
靖’——的鼎盛時期。新國際主義表明主要強國避免戰爭的願望,儘管是以
犧牲小國為代價的。然而 1937 年在亞洲,西方強國並不太傾向安撫日本,也
就是說不願與日本合作來穩定政治關係。日本已變得比德國更置身其外,更
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侵略者。日本政府如果打算說服其他強國相信它對它的對
華新政策承擔義務,那麼它需要採取有力步驟才行。1937 年 6 月 4 日近衛文
麿出任首相,其基本目標實際上是恢復在東亞的國際合作精神。廣田重新被
任命為外務大臣,而結束日本在外交上的孤立曾經是他們的首要的目標。但
在這一關鍵時刻,盧溝橋事變毀掉了亞洲和平和穩定的所有前景。
根據大多數報導,7 月 7 日在北平郊外的開火不是預謀的。①這次事變確
實應當被抑止住,因為當時主要強國已有足夠的能力來干預這場戰爭。德、
英、美、蘇很快即將從政治上或軍事上採取行動,以緩解日本的孤立情緒。
當其中幾個強國於 1937 年 11 月在布魯塞爾會晤來討論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