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4/4 頁)
狀態和遊擊
狀態之間變動。
國共衝突的最壞時期已經過去。當中共檔案提到 1943 年的第三次反共高
潮時,它們指的是不加掩飾的政治活動。除相當強大的國民黨勢力持續時間
較長的山東外,敵後中國各派武裝之間的均勢到 1941 年中期已變得有利於中
共。在隨後的幾年裡,這種優勢變得更大,直到 1943 年年底,共產黨人實際
上沒有受到國內對手的挑戰。1943 年 9 月當蔣介石向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講話時,在他的頭腦中或許已經有了這種思想:“我相信首先我們應清醒地
認 識 到 中 國 共 產 黨 問 題 純 粹 是 個 政 治 問 題 , 並 且 應 該 用 政 治 手 段 去 解
決……”①在敵後大部分地區,國民黨人再也沒有能力去試一試任何其他的解
決辦法。
③ 片岡鐵哉:《中國的抗戰與革命》,第 226—228 頁。
① 美國國務院:《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尤其是關於 1944—1949 年時期》(即《中 國問題白皮書》),第
530 頁。
日本的強化治安
在國民黨和中共間出現“磨擦”的同時,日本人正試圖控制
表 22 1941 年 2 月 18 日以後的新四軍
軍 部
司令員: 陳 毅
副司令員: 張雲逸
政治委員: 劉少奇
參謀長: 賴傳珠
政治部主任:鄧子恢
師
師長
政委
原編制
作戰區域
一師 粟裕
劉英
第一支隊
蘇中軍區:此區南起長江,西至大運河,北到
淮陰及淮河沿線,東臨太平洋
二師 張雲逸(兼) 羅炳輝 第四、五支隊 淮南軍區:南起長江及南京合肥一線,西線到
合肥,蚌埠,北至淮河,東抵大運
河
三師 黃克誠
四師 彭雪楓
黃克誠 八路軍一部
彭雪楓 第六支隊
蘇北軍區:淮陰、阜寧以北,西到大運河
淮北軍區:南起淮河,北到大運河、徐州一線,
西起津浦線,東至大運河
五師 李先念
李先念 豫鄂挺進縱隊 鄂豫皖軍區:漢口以北的李先念游擊區
六師 譚震林
七師 張鼎丞
譚震林 第三支隊
曾希聖 第二支隊
蘇南軍區:太湖區域。譚震林一部曾於 1940
年撤至江北, 1941 年再次進入山
巒起伏的蘇浙交界區
皖中軍區:長江沿線,西到安徽的宿松。抗戰
後期,此區只有極少的共產黨正規
部隊( 500 人)。這種現象的出現
無疑是基於以下二個原因:一則此
區國民黨派有強大的軍隊,二則此
區對日本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來源:查默斯?約翰遜:《農民愛國心與共產黨政權》,第 144—145
頁,對照陳永發和片岡鐵哉的材料校核。地圖 15 由此表而來。
並開發他們名義上已征服的地區。把磨擦和強化治安分別論述,對中共同時
處理兩者所面臨的問題的真正複雜性和困難有所損害。有時,中共要兩面作
戰。但是,如果說國共磨擦的最糟時期到 1941 年就結束了,那麼日本強化治
安的最危險和最痛苦的挑戰尚未到來。如果想恢復接近真實的歷史,這兩個
年表必須疊加起來。
日本人明白強化治安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因為在日軍最遠的前線後面大
部分地區多半不在他們的控制之下。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