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主要原因已經排除,敵對派系和解的道路得以開啟。1927 年 9 月,南京政府、
武漢政府及西山會議派的代表組成了“中央特別委員會”,中央特別委員會
在南京建立起新的、表面上統一的國民黨政府。
這個新政府並不比前兩個政府更穩定。國民黨運動的兩個最有實力的領
袖——蔣介石和汪精衛——被排除在外。新政府在財政上一籌莫展。到 1928
年 1 月,特別委員會的政府垮臺。蔣介石在下野五個月(這期間他同美麗的
宋美齡結婚)後復職,權力比以前更大。2 月,他被提名擔任國民黨中央執
行委員會主席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10 月,他又擔任國民政府主席(於是成
為國家的首腦)。他如今控制了國民黨三位一體政權的全部三條腿——黨、
政、軍。
在蔣介石的主持下,國民黨南京政府變成了軍事獨裁政府。在蔣介石掌
握領導權以前,國民黨運動(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其前身)從來不是個團結的、
思想統一的,或有嚴格組織紀律的政黨。孫逸仙最初在 1894 年組織興中會,
他的追隨者包括具有各種不同意向和動機的人。事實上,孫逸仙似乎未曾拒
絕過任何申請人入黨。至少有一個例子,孫逸仙甚至接納軍閥陳炯明的全體
軍人加入國民黨。因此,國民黨員湯良禮寫道,1924 年改組前的國民黨不是
一個政黨,只不過是個“各種各樣政客組成的集團,他們大多數很少關心孫
逸仙所擁護的主義,只是為達到各自的目的利用孫逸仙在民眾中的崇高威
望”。①國民黨的凝聚傾向,隨著革命運動走向奪取全國權力的關頭而變壞了。
由於當時各種政治派別的野心家和政客看風使舵,國民黨黨員數量從 1926
年的僅 15 萬人增至 1929 年的 63 萬人。從未受到嚴格控制的黨組織,完全不
顧新申請人的背景、品質或是否信奉革命目標,就接納他們入黨。蔣介石部
隊的參謀長何應欽在 1928 年 1 月抱怨說,“各級黨部只關心(新黨員)數量,
不注意(新黨員)質量。因此,黨的精神日益衰敗”。②這樣,國民黨黨員的
構成狀況在 1927 年已混亂不堪,蔣介石因而開始把許多不符合他需要的黨員
清洗出黨。在審查黨員過程中,他從根本上改變國民黨運動的性質。
首先受到清洗的是共產黨人。如果沒有孫逸仙在 1923—1924 年同中國共
產黨人和蘇聯組成的統一戰線,國民黨人十之八九不可能取得全國的政權。
國民黨藉助於共產黨人的建議、物資支援和組織技巧,按照俄國共產黨的模
式改組;一支由黨領導和受過政治灌輸的軍隊得以建立起來;青年革命幹部
到軍閥割據地區的農民和工人中去,鼓動和組織農工支援革命。有意義的是,
那些曾從事困難而又危險的組織群眾工作的人,被認為更接近共產黨人而非
國民黨人。何應欽承認“國民黨員不願做實際的下層工作,結果共產黨人很
自然地把這項工作擔負起來,使我們的黨同農工分離”。③那些較少承擔革命
義務的人避免在群眾中工作,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感染。所以,清洗共產
黨人具有過濾的效果,使得求私利的人可以不受影響;而從革命運動中清除
出去的,是那些曾在革命期間向國民黨灌輸活力、紀律和獻身精神的人。
然而,甚至在清洗共產黨人之後,依然留下了主張採取比蔣介石所贊成
的更為激進的解決全國問題辦法的廣大的國民黨員階層。國民黨左派在 1928
年和 1929 年間,是蔣介石最難對付的政治對手;只是在經過近兩年的殘酷鬥
爭之後,蔣介石才把他們鎮壓下去。左派分子大聲指責蔣介石正在建立的“個
人軍事獨裁”,要求國民黨恢復 1924 年孫逸仙領導革命時期激勵革命運動的
政策和精神。他們主張應由黨而不是由軍隊來控制和提供政權的方向。左派
分子同共產黨人不同,他們拒絕接受階級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