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子,並於 1937 年自殺①。)接著在 1923—1924 年間,加拉罕在北京主要與中
國外交部總長顧維鈞進行了漫長的談判,於 1924 年最後完成了以下列三條準
則為基礎的恢復外交關係的協議:(一)廢除不平等條約;(二)中國對外
蒙古的宗主權;(三)中蘇共管中東鐵路。
蘇聯政府和共產國際先後努力接近國民黨和中國的社會主義者,考慮組
織中國的革命力量。②1920 年春,格利高裡?維經斯基以共產國際遠東部負
責人的身份出現在北京,並會見了李大釗。由於李的熱情介紹,維經斯基前
往上海會見陳獨秀。1921 年 7 月,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
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按照共產國際的形勢分析,國民黨
是一個革命的資產階級政黨。由於它是革命的,共產黨作為中國無產階級的
代表必須與它合作。問題是應採取怎樣的合作方式。1922 年 8 月,中國共產
黨中央委員會的會議在杭州對此進行了討論。共產國際在中國的代表馬林(亨
德里克斯?斯內夫利特)③主張合作應在國民黨內部進行,共產黨員以個人身
份加入國民黨(“內部跨黨”戰略)。陳獨秀表示反對,他主張與國民黨的
合作在黨外進行。經過激烈的爭論,馬林宣佈黨應當嚴格遵守共產國際的指
示,於是他的觀點佔了上風。①
然後,越飛拜訪了當時從軍閥陳炯明那裡逃亡上海的不幸的孫逸仙;結
果於 1923 年 1 月 26 日發表了《孫文越飛聯合宣言》。宣佈共產主義制度不
適合中國條件的條目表現了越飛的一個主要讓步。孫於 2 月再次被邀請到廣
州領導一個新政府,這個政府與莫斯科的交往變得出乎意外地主動。8 月,
蔣介石和張太雷被派往蘇聯幾個月,學習蘇維埃的軍事組織及政治代表制
度。政治顧問鮑羅廷大約於 11 月啟程來到廣州,軍事顧問瓦西里?勃魯徹將
軍(在中國稱為加倫)隨後於 1924 年抵達。與他們同來的是援助和軍火。在
這種背景下,國民黨在 1924 年 1 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按照國民黨
新的“聯俄容共”基本政策的規定,李大釗和另外兩名共產黨員被選為由 24
人組成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正式委員。毛澤東的名字出現在 17 名候補委
員的名單上。
隨後的共產國際-國民黨聯盟的變遷,深深地留在了 1923 年到 1927 年中
國民族革命的偉大戲劇之中。這次中蘇合作進行革命的社會政治內容,已在
本書上卷中詳細論述。這裡我們可以注意到它似乎是蘇聯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的開始,這種影響以不同方式延續了整整一代。它也建立了另一種國際秩序
① 越飛自殺時間應是 1927 年——譯者。
② 關於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派打交道的詳情,見韋慕庭和夏連蔭編:《有關共產主 義、民族主義及在華蘇
聯顧問的檔案,1918—1927 年》;理查德?C。桑頓:《共 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1921—1931 年》;艾倫?S。
惠廷:《蘇聯在中國的政策, 1917—1924 年》;和羅伯特?C。諾思:《莫斯科和中國共產黨員》。
③ 道夫?賓:《斯內夫利特和初期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季刊》第 48 期(1971 年 10—12 月),第 677—697
頁。
① 這些發展在本書上卷第 10 章(陳志讓著)和第 11 章(韋慕庭著)得到更充分 的論述。
結構;這種結構的基礎,是保證莫斯科牌的共產主義將不可避免地席捲世界。
由於國民革命從廣州北伐,華盛頓會議列強處於守勢並進行各種調整。
中國的國民革命和列強
蔣介石總司令領導的國民黨國民革命軍以統一全國為目標,於 1926 年 7
月經湖南北上。長沙於 8 月 12 日,嶽州於 18 日,漢陽於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