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4/5 頁)
然災害襲擊各個省份,其嚴重與頻繁即使在古時的中國也是不平常
的。1918 年大旱席捲了北方六個省,50 萬人喪生,317 個縣的莊稼嚴重受損。
同年 2 月,陝西和甘肅發生大地震。1921 年,六個省遭受大水侵襲。④次年,
颱風襲擊汕頭;第三年,12 個省份經受水旱兩種災害。到 1924 年和 1925 年,
自然災害的範圍更大,衝擊加重,因為大量勞力被投入戰爭,不能動員起來
準備自救。雲南在遭受嚴重地震後又遇洪水。另有六個省的莊稼遭受蟲災,
洪水在黃河流域氾濫。⑤
這些災害,加上暴力與戰亂,造成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大的逃亡運動,幾
百萬人從北方各省逃往滿洲。①國內的許多地方農田荒蕪。災難的受益者是軍
閥的軍隊,他們的隊伍由於增加了很多年輕人和老年人而膨脹起來。這些軍
隊裡的烏合之眾和歹徒,像成群的蝗蟲一樣麇集在一起,掠過鄉村,破壞沿
途的一切。這個國家的主要糧倉之一的湖南,實際上停止了向長江下游的城
市運送糧食。②
所有這些發展造成了普遍的農村失業。糧食進口突然增加,以供養大口
岸城市。儘管政府的就業統計是極不可靠的,但它提供了災難的一些徵兆。
據報導,1925 年失業人口超過 1.68 億,估計其中 8700 萬是農民和鄉村勞動
者。③稻米、小麥、麵粉、菸葉和原棉的進口自 19 世紀 70 年代即有增加,但
是速度很慢。然而 1921 年以後,它們的進口量達到空前的水平。在 1921 年
和 1922 年間,稻米的進口量一度增加一倍;而在 1925 年至 1926 年間幾乎又
增加一倍。更令人吃驚的是,1923 年至 1924 年間小麥進口增加一倍,而在
1925 年至 1926 年間增加七倍。麵粉和原棉的進口也出現類似的猛增。④
① 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 2 輯,第 559—589 頁。
② 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 2 輯,第 609 頁。
③ 滿鐵,小澤茂一:《中國的動亂與山東農村》,第 3 頁。
④ 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 2 輯,第 619 頁。
① 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 2 輯,第 659—660 頁。
② 同上書,第 2 輯,第 632 頁。
③ 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1840—1949》,第 3 卷,第 66 頁。
④ 章有義:《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 2 輯,第 674 頁。
南京十年
正當農業危機看起來似乎沒有盡頭的時候,國民黨和它的軍隊打敗了北
方軍閥。1928 年和平降臨到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方。與此同時,氣候也變好
了,帶來了豐收。但是新的困難又擺在前面。雖然零星的戰爭還在一些省份
繼續進行,農民交納的稅收也較重,但是這些對農業人口不像 1932 年至 1934
年間某些事件那麼令人不堪。從 1921 年到 1931 年,當西方國家在世界範圍
的經濟蕭條的打擊下而步履維艱時,中國卻受益於它的銀元貶值,從而在出
口的數量上和總值上都有提高。①第一次打擊隨 1932 年失去滿洲市場而來。
第二次打擊在 1933 年至 1934 年接踵而來,因為美國提高銀價之後中國白銀
大量外流。出口下降,銀根激烈緊縮,商品價格暴跌。結果農村經濟大規模
蕭條。
絲織和棉紡手工業原已深深陷入困境,在 1932 年至 1935 年間又遭到特
別嚴重的打擊。“失掉東北市場對於紹興(浙江)絲綢的銷售有極大的影響:
1931 年絲綢的產量是 156000 匹,每匹價 32 元,總值為 5075200 元。這與 1929
年相比減少了 43000 多匹,損失超過 2000000 元”。②日本人佔領滿洲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