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劍橋中國史:中華民國史(下) > 第38部分

第38部分(第4/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塵世CS2:變妹後站上世界之巔

212 頁。

② 森田明:《清代水利史研究》,第 399 頁。

農業的商業化

到 20 世紀初,鐵路修建了,口岸城市也擴大了。這些發展對農民來說,

意味著新的機會。但是在 20 年代早期,正當農業資源的新供應(美國棉花種

子及化肥等)出現,農民的觀念開始變化時,農業遇到了第一次大危機。結

果,這些新的投入在內地依然很少,並且難以看見,沒有真正影響到大多數

農村。

然而,在這個短暫時期裡,貿易的增長和作物的專業化造成了上市剩餘

農產品的增長。二者是運輸的急劇改進促成的。在 1894 年至 1911 年間,鐵

路路線增加了 26 倍。與此相對照,1911 年至 1927 年間僅增加 35%。①鐵路加

速了遠距離交貨,侵害了水路和陸路運輸,在某些地點的許多定期集市消失

了。②鐵路不僅使經傳統運輸到口岸城市的貿易路線改道,而且還把新的貨物

帶進內地,併為海運收集農產品。

對上市剩餘農產品的新的需要,首先來自對外貿易。農產品的出口在

1890 年到 1910 年間,比別的時期增長更快。在 1876 年到 1890 年間,糧食

和經濟作物出口總值僅分別增長 26%和 38%。③但在 1890—1905 年期間,相應

的數字為 300%和 600%。到 1911—1915 年,糧食作物出口年增長率為 12%,

而經濟作物出口年增長率為 11%。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 1930 年間,所

有出口總值的增長率每年僅為 4.8%。④

新的需求,其次來自大、中城市的擴大。在世紀之交,多數大城市的人

口仍不足 25 萬。在 1900—1938 年間,住在超過 10 萬人的城市裡的城鎮人口

年增長率約 2%,而中、小城市增長率更快一些。①在 20 世紀 30 年代至 40 年

代,除了作為省會的一些城市以外,在 1895 年至 20 世紀第二個 10 年末期,

中心城市在其開始擴張階段,增長速度超過了任何別的時期。在這最初階段,

城裡新來的人主要是農民,特別是 18 歲至 45 歲的男性,他們是來找工作的。

②由於這些家庭的食品消費模式仍與他們住在農村時相似,在此期間城鎮對糧

食的需求一直很大。③

增強的資源專業化

如果說由鐵路和外貿促成的新的需求,使得更多的農民透過出售農產品

而獲利,那麼,在供應方面有了哪些發展使得上市的剩餘農產品得以增加呢?

答案在於農民資源的專業化提高了,相關的勞動報酬也提高了。下面假設的

例子可用來闡明這樣的發展。設想一種主要是農業而沒有外貿的經濟,其中

城鎮與農村人口的增長率相同,而糧食和經濟作物以一定的組合由農村銷往

① 嚴中平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第 190 頁。

② 史堅雅:《農業中國的市場和社會結構,第 2 部分》,第 211—228 頁。

③ 黃炎培和龐淞編:《中國商戰失敗史》,後以《中國四十年海關商務統計圖表 1876—1915》為書名再版

發行。

① 珀金斯:《1368—1968 年中國農業的發展》,第 155 頁。

② 林頌河:《統計數字下的北平》,《社會科學雜誌》,第 2 卷第 3 期(1931 年 9 月),第 385 頁。

③ 關於在戰後菲律賓進行類似的城鎮人口構成模式觀察,見艾倫?C。凱利: 《需求模式、人口變化和經濟

增長》,《經濟學季刊》第 83 卷第 1 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守身如玉重生80年代:開局迎娶女大學生花好月圓龍套的自我修養官路花開愛的禁忌之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