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繪的鄉村多麼不同啊!
在 1931 年至 1933 年間,富人和窮人一樣不得不出賣他們的土地。引起
的土地所有權的再分配極其複雜;許多人家把有錢人的地位讓給了別人。1933
年,國民政府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在陝西、江蘇、浙江、雲南和廣西的 17
個地區,抽樣調查了 155000 戶。抽樣涉及的時期是從 1928 年至 1933 年。委
員會發現,在八個地區內地主戶數增加了,在四個地區內地主戶數減少了,
有五個地區沒有變化。①抽樣還發現,富裕人家在 14 個地區減少了,僅在三
個地區有增加。擁有一些土地但還獲得工資收入的中等人家數,在 13 個地區
下降了,在三個地區有增加,另一地區保持不變。貧窮的戶數——指的是收
④ 同上書,第 3 輯,第 678 頁。
②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編:《陝西省農村調查》,第 164 頁。
②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編:《陝西省農村調查》,第 164 頁。
① 古島和雄:《舊中國土地所有制及其特點》,載山本秀夫和野間清編:《中國農 村革命的發展》,第 41
頁。
入主要來自工資的人家——在 17 個地區的 14 箇中有增加。許多富裕家庭既
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經濟地位。對獲得土地的較深入調查也表明,江蘇許
多中等水平的人家,就在這一水平的人家總數下降的情況下,擴大了他們所
有的土地。②在 1928 年至 1933 年間,土地分配究竟變得怎樣不平等,也許永
遠無法確定。但是這些變化的基本原因顯然是席捲農村的市場不穩,而不是
地位牢固的地主階級上層人士控制了農村經濟。
戰爭年代
1937 年,日本入侵中國。在以後八年裡,中國人與強大的對手進行了殊
死的戰鬥。其後,在和平終於到來之前,他們又不得不經歷了四年自相殘殺
的內戰。一個戰爭中的國家不僅損失許多正常生產的貨物和勞務,也要冒喪
失將來生產能力所依靠的資本的風險。戰爭的時間越長,要求人民為填補損
失或消耗掉的資本作出的犧牲也就越大。生產和經濟組織的破壞,伴隨著社
會的變化,使人們逐漸無視道德和習俗,並趨向以強凌弱。
1937 年,日本人對華北的入侵,嚇壞了商人和放債者,他們關閉店鋪相
率逃命。如此眾多的軍隊沿大路和鐵路運動——中國人逃跑,日本人推進—
—很快引起徵募農村勞力和徵用他們的大車和役畜。在以後幾年裡,除了幾
次大的戰鬥外,中國北方的形勢很快就穩定了。但是 1941 年以後,中國的遊
擊戰加劇,而日本人以大掃蕩報復。戰爭對華北農村總的影響很難確定,因
為對破壞從未進行綜合調查。一位中國學者根據 1938 年至 1943 年間的地方
性調查,試圖就戰爭對農業生產的廣泛影響做一個總的估計。
至於作物區的變化,我們可以說由商品作物轉向主要的糧食作物。棉花種植面積是下降得
最多的;小米、白薯等的種植面積擴大了。高粱是農家的主要口糧,日本軍隊阻止大規模地種
植這種作物,以消除游擊隊利用莊稼地作為保護屏障。所以高粱的種植面積下降了。但是耕作
總面積下降得很少。①
1939 年收成特別差,主要是因為氣候惡劣。但是到 1941—1942 年總產量和
單產量又恢復到 1937 年的水平。然後,從 1942 年開始,農業生產呈現嚴重
下降。
在 1943 年以後,日本人強化他們的戰爭,徵募了更多的人,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失去農時、役畜和人力短缺,以及農民大力轉向更加自足,使耕作質量惡化,並使產量降到一
個比較低的水平。可能從 1940 年到 1942 年的這三年是整個戰爭期間北方農業最穩定、最好的
時期。②
改變土地使用的模式以及勞力和役畜愈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