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頁)
大資產階級分子,不可能接受“民權”和“民生”的要求。“因此,老右派
新右派依著革命的發展和國民黨的進步,如筍脫殼紛紛分裂。”②
正如我在上面討論毛澤東對農民革命的態度時所談到的,在 1926 年初,
他仍相信中國的 4 億人口中有 3.95 億是站在革命的一邊的。因此他能夠接受
斯大林的觀點:國民黨是影響廣大群眾尤其是在農村的群眾的唯一的工具。
隨著在 1927 年初對湖南農民運動進行調查,毛澤東對這個以及其他問題
的觀點都有根本性的改變。他在 1927 年 2 月 16 日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單獨寫的一篇報告中,比他當時公開發表的廣為人知的檔案更為直截了當地
表達了他的新見解。他把農村運動的發展過程分為三個時期——組織農會時
期、農村革命時期和建立統一戰線時期——並十分強調在第一階段與第三階
段之間,真正淨化革命是不可少的。統一戰線不會產生期望的結果,除非先
有一個“推翻封建地主的權力與威望的殘酷鬥爭”的時期。誠然,他說在農
村興起的鬥爭,應儘可能地透過國民黨的機構開展,而不是直接由共產黨在
自己的旗幟下進行,但是毛澤東明確地把這看成是個暫時的策略。他說群眾
正在向左的方向前進,並且渴望著另一場革命;共產黨切不要從引導群眾朝
前進的方向中退下來。①總之,後來在 1927 年,毛澤東對蔣介石,乃至對所
謂的“國民黨左派”會支援農民的行動,而堅決反對他們本階級利益,已喪
失一切希望。毛澤東是最先要求與這些先前的同盟者決裂,並在農村打起紅
旗的共產黨人之一。
從秋收起義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這 22 年,毛澤東幾乎都是在農村
的環境中度過的,親眼看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的出現與勝利。從這個
意義上說,這些經驗標誌了他早期關於農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的思想的延續與
① 《毛澤東集》第 1 卷,第 109—111 頁。
② 《毛澤東集補卷》第 2 卷,第 143—149 頁。
① 《視察湖南農運給中央的報告》,《毛澤東集補卷》第 2 卷,第 255—257 頁。
完成。這還是不懈的軍事鬥爭的 20 年,並達到了形成與過去徹底決裂的程
度。當然,毛澤東曾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斷斷續續地打仗,並且在 18 歲時
當過兵。1925—1927 年間,他也曾洞察國民黨與北方軍閥內戰所提供的政治
機會,可是,當時要共產黨人組織自己的獨立武裝力量,並以之作為革命鬥
爭的主要手段,卻全然是另一回事了。
自 1927 年開始,毛澤東在這一方面的經驗,對他在理論上的貢獻有著深
刻的影響,並且表現在許多方面。首先,關於游擊戰的戰略戰術,他漸次發
展了更為精細的概念,應該把它看成作為他的思想整體的一個主要部分。然
而構成中國共產黨在井崗山、江西和延安時代活動的游擊戰策源地,不僅激
勵毛澤東去寫有關軍事的問題的著作,而且深深地影響了他對如何組織革命
領導的想法,也影響了滲透他的觀點的精神。這後一點儘管很重要,但也不
應誇大。毛澤東強調軍隊在中國革命中的作用,並沒有像魏復古和別人所論
說的那樣,使他成為一個暴徒或法西斯分子,為了軍事權力而喜愛赤裸裸的
軍事力量。不過,它無疑也確實更加強調了勇氣、堅定和尚武精神,這從他
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中即可看到,並且直到他生命的終結都始終不渝。
更有持久意義的是共產黨人在當時採用的,並且在某種程度上甚至以後
當情況發生了變化時,還保持的組織和政治工作的模式。簡言之,遊擊部隊
動員農民群眾,是和共產黨動員城市工人完全不同的事情,並且無論是革命
精英與支持者之間的關係,還是界定與辯明整個事業的性質的思想方式,都
不可能是完全一樣